中立主义相关论文
中美战略竞争深刻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而东南亚国家也在密切关注和把握中美竞争带来的影响。缅甸自独立以来奉行中......
希普诺维奇从森“基于什么的平等”这一提问,提出基于某种繁荣观念的平等理论,她将之称为“平等主义的至善论”.文中,她追溯繁荣路......
该文把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作业个整体进行研究,论述了它的成因、含义及历史地位.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它的含义......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老挝局势渐趋紧张,中国出于对自身安全的优先审度及对印支革命传统分工格局的领会,一方面鼓励老挝人民......
从“中立”、“一边倒”到“大国平衡”rn缅甸独立以后,面对冷战格局,基于国家利益,吴努政府选择了“中立政策”——即反对建立在......
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做一个简要的评论,将其诗歌中的突出特征:意象的精纯、梦的书写方式与对极端化情绪的规进来呈现特朗斯特罗姆......
如果你不止一次看到维基百科的募捐广告,你就会意识到,这个数字时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多么脆弱,同时又是多么坚不可摧。 “让......
二战结束后,随着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的相继召开,以民族独立和中立不结盟为特点的中立主义思潮在亚非新兴国家中广泛兴起。在......
法国《世界报》创办于1944年,是当代法国最著名的参考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报》秉承着"独立"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需要出发考虑其与亚非中立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对亚非中立主义国家采用遏制与......
本文从两极格局、国家利益和国民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二战后至五十年代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成因,认为两极格局是其形成的......
本文认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有利于亚非新兴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世界和平;推动了亚非......
客观性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兴盛,对传统哲学的客观性观念提......
1948—1950年,缅甸口头上宣称中立主义,实际上却推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吴努政府很快意识到结盟对自身国家安全的......
缅甸的殖民历史使国家安全成为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也使得军方长期掌握缅甸外交政策的决定权。对军方而言,外交的核......
<正> Ⅰ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如实地辑录了著者或编者个人的见解和研究的成果,不如说都是由许多专家进行集体研究,据以执笔或整理出来......
期刊
中立主义是美国自1789年建国以后奉行150多年的外交原则,它一直被批评为孤立主义并持续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外交......
1945年至1966年,印美关系经历了一个友好、冲突、缓和与恶化的曲折演变。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印美两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决定......
通过施行中立主义政策,瑞典避免了卷入欧洲战火纷争之中,成功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与独立。在冷战中,凭借其中立地位,瑞典成为两大阵营......
中立主义是缅甸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基石。文章主要从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两极格局三个方面论述缅甸自独立以来采取中立主义外交政......
<正> 1989年1月25日,包括诸如三菱和三井等国际大商号在内的13家重要的日本公司向日本政府请愿,要求恢复日本与缅甸的外交关系,因......
从1949至1966年,印美两国关系经历了友好、冲突、缓和与恶化的曲折变化。印尼中立主义与美国遏制战略之间的冲突,是阻碍两国关系发......
印度支那地区(越、老、柬三国)是美国冷战时期遏制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当时美国政府阻止共产主义“扩张”的半月牙遏制线包括朝鲜半岛......
印度是南亚地区大国,还是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基础四国等多边平台的重要成员国。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
中立主义是缅甸外交政策的基石。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决定了缅甸新军人政权必将继续奉行以中国为依托、该区域内大国平衡的中立主义外......
<正>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作为当今在世的德国当代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售价长期高居世界前三位,为世人瞩目。里希特的艺......
老挝地处东南亚的中心,是印度支那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小国,与中、越、柬、缅、泰诸国接壤。朝鲜战争后,由于美国、日本、南朝鲜等西......
194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是在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向美国寻求援助和冷战向远东扩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尼赫鲁此次美国之行并未获得成......
“德育主体”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德育工作者———教师。人们对于......
民国元年上海的审判模式,随着法庭及诉讼参与者权责的重新配置,逐步从传统的超能动主义向中立主义转型,其主要动力是清末以来的法......
本文的选题以冷战为背景,阐述了从1945年到1949年期间瑞典对北欧冷战格局形成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梳理战后初期北欧“架桥政策”的......
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整个50年代亚非新兴国家的对外政策应称之为"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其含义主要包括:不允许外国在本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