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伦知理相关论文
伯伦知理国家学说传入近代中国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梁启超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启超吸收、借鉴伯伦知理国家学说,并在学说中......
本文结合梁启超一生复杂的思想发展背景,力图揭示其国家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进而力求在此基础上对其思想价值做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
戊戌维新后,西方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开始逐步系统地传入中国。1899年《清议报》刊载伯伦知理的《国家论》译著可以看作......
自1879年今义的"共和"进入汉语世界,到戊戌变法失败之前,中国人"共和"的观念只是零星和片断的,所指能指因人而异。与通常认为梁启......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法〕巴斯蒂国家观念及实践,曾经被视为建设一个强大和现代化中国的基础......
梁启超流亡日本之后的政治思想,受伯伦知理影响最深,梁启超以他的方式对日本的政治理论(用当时日本的用语来说,就是"国家学")进行了吸......
在20世纪初的革命、立宪两派的论战中,汪精卫梁启超关于种族革命的论争与伯伦知理的《国家学》有一定的学理渊源。两人都重视伯伦......
加藤弘之与梁启超对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学说的摄取各有特色。加藤主要吸收的是伯伦知理的国家法人主权学说及其内在隐含的君主主......
民族矛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主要社会矛盾,也是革命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间,以中华民族为基石的、统一的、......
《清议报》所载《国家论》,以往学者多认为是梁启超抄袭吾妻兵治《国家学》。笔者通过比对《清议报》本《国家论》、吾妻兵治《国......
1899年4月,《清议报》刊载的伯伦知理《国家论》译著,是西方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近代中国引入的滥觞。在此之后,各类政治学著......
<正> 史学界一般认为,1898年至1903年是梁启超对中国启蒙思想最有贡献的时期,是他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以......
20世纪初的梁启超在思想上正处于一个多变的阶段 ,其中他的有关国家主义的观点及其转向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