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涡相关论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ERA-5再分析数据、 FY-4A卫星资料,对2021年9月3-4日一次西北涡与西南涡共同作用引发的秦巴区域大暴雨过程进行......
基于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数据对2020年5月4日冷空气影响环流背景下,湖北随州和荆州地区强对流触......
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特征、地形影响等方面对2109号台风“卢碧”造成莆田市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
台风灾害对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是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几十......
随着观测技术的改进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精细化预报成为可能,其中路径是精细化预报中的首要问题。......
摘要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資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2016年7月18日出现在平凉的区域性暴雨为例,分析暴雨发生前对流层顶高......
本文利用1981-2018年6-8月、每日4次、水平分辨率1°×1°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卫星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发生在青海省三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位涡中低层为负值,高层为......
利用NCEP 1°×1°逐日再分析资料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位涡理论对克拉玛依区域2019年5月15—16日一次强冷空气活动进行分析,......
以2006年7月20~24日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
利用WRF-chem模式耦合Shao04起沙参数化方案,研究了2015年内蒙古春季一次冷涡沙尘过程。对比分析模式模拟结果和Micaps、CLIPSO、P......
期刊
该文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1999年8月11~12日由冷空气侵入台风低压环流造成半岛西部和鲁东南特大暴雨过程成功地进行了数值模......
该文用MM5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1991年7月5日00时~6日12时的降水过程,并对高低空急流和降水、西南涡和降水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这......
该文从卫星气象的角度出发,利用卫星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系......
2006年春季是自2000年以来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一年。本文利用NCEP(2.5°×2.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从气候角度探讨了2006春季沙尘......
学位
本文首先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5年9月2日至3日“泰利”台风低压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发现本次强暴雨......
本文首先利用Micaps系统下常规天气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7年7月18-19日发生在山东的一次区域性暴雨个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
2008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包括4次过程),冷暖气团长期对峙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的主要原因;准静止锋稳定、少动,锋面较平......
A comparison study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nd potential vorticity anomaly between the two rapid
对两次快速增强台风‘彩虹(2015)’和‘韦森特(2012)’的大气环流条件和高空位涡异常进行了比较.虽然两个台风的快速增强速率相似,......
2016年7月19—21日在河北地区发生了大暴雨天气。经过分析,本次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高空槽在河北南部切断形成低涡,同时......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7输出结果,对2005年8月16-17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暴雨过程的成......
利用数字化的6.7μm卫星水汽图像和NCEP/NCAR1°×1°的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与梅雨锋上低涡降水相伴的干侵入特征、机制以及对低......
文章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31日~8月2日发生在安徽省境内尤其是安徽中东部地区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
利用NCEP 1o×1o的6 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的大暴雨过程中的地形作用进行诊断分析,研究其对暴......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FY—4卫星云图资料、拉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7月9日20∶00发生在拉萨及其周边的......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和他的团队,从天文和水文的角度对青藏高原影响南亚夏季风湿对流触发过程,以及对流层上层......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2.2)对2007年7月7~9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资料,利用位涡与湿位涡理论分......
利用WRF数值模式对2006年7月14-15日由0604号登陆台风碧利斯(Bilis)引发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这次暴雨产生的原因。结......
对2005年7月25-29日引发较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东北低涡的结构、涡度和水汽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低涡是一个较深厚的冷......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卫星云图、湿位涡和Q矢量等,对2007年4月30日和2007年5月2日发生在毛乌素沙地的两次沙尘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资料,对山东半岛2005年、2008年、2010年的几次典型冷流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
对西南涡暴雨的预报不仅取决于对西南涡移动路径的把握,也与西南涡的结构及其演变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 1°×1°......
2007年8月25~26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发生1次成灾十分严重的大暴雨过程。利用NCEP(1°×1°)资料对暴雨的影响系统、水汽输......
采用WRF模式对2005年“海棠”台风登陆福建省前后24h内所造成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借助位涡理论分......
利用日本气象厅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和JRA-25再分析资料,对0509号台风Matsa和0712号台风Wipha变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
利用2008年12月的NCAR/NCEP逐日6h再分析资料,对本月发生的两次强寒潮事件(分别简称为过程Ⅰ和过程Ⅱ)进行了等熵面位涡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地区的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降......
用WRF模式对变性台风(TC)马勒卡进行模拟,研究了在台风的变性过程(ET)的作用下中纬度下游环流特别是中纬度急流的发展,对台风的强度及......
使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0年4月5~7日引发北方沙尘暴大风天气的蒙古气旋快速发生发展过程做了48h的预报试验,发现含全物理过程时,该......
利用FY-2E卫星TBB资料、日本GMS卫星TBB资料及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对两次登陆后北上影响天津地区的热带气旋(0421......
利用FY-2E卫星水汽图像、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将高层动力场和水汽图像结合,对山东半岛一次台风和冷空气相关......
通过对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较好地复制了这次陕南大暴雨过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影响陕南地区中尺度......
基于从三维埃尔特尔位涡(PVe)方程推导出的垂直涡度的拉格朗日变化方程, 从位涡和非绝热加热(PV-Q)的观点研究涡旋的发展和移动, 阐明......
通过对9608号台风低压及其外围暴雨位和等熵面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台风低压北上诱发暴雨过程的位涡场的结构及冷空气对暴雨增幅的作......
利用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统计分析、诊断方法对2007—07—25—26发生在贵州东南部地区的大暴雨过......
利用2012年3月17—23日的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资料,应用天气学原理和等压面位涡对都安2012年3月22—23日的冷空气过程进......
热带气旋(TC)在向高纬度地区移动过程中往往会转变为温带气旋,称之为温带变性(ET)过程。ET过程涉及到热带系统与中纬度环流的复杂相互作......
采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格点分析资料进行多尺度分解,诊断分析台风Morakot(2009)登陆福建省霞浦市过程中位涡的多尺度特征.在此基础......
利用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6—17日天山北坡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1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