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循环相关论文
本文强调了养分再循环在建立我国持久农业中的实际意义。养分再循环潜力巨大,可提供纯养分达3514万吨,相当于我国1989年化肥总产量......
生态修复是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退化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土壤动物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以退化的赤红壤为研......
土壤胞外酶作为土壤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直接驱动了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改变致使维持荒漠......
植物养分重吸收是指植物从衰老组织中吸取营养物质供其他组织生长发育的养分保存模式,它对植物生长、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具有重......
以科尔沁沙地油松与榆树人工林为对象,比较植物器官(叶、枝和细根)、凋落叶和土壤(0~10、10~20、20~40 cm 土层)的C、N、P含量及其计......
养分生物循环是生物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而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维持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因素。凋落物......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循环特征反映出外界环境变化对植物体内元素分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元素间的动态平衡的影响。目......
自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石油化石能源的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也日益严......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亚热带特有的速生造林树种,适应性强且分布广泛。本研究在鼎湖山马尾松人工纯林和马尾松-黧蒴(Castan......
土壤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对植物与土壤之间的交互作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根际微生物,其中一些重......
随着人类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加剧,大气氮沉降量迅速地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
喀斯特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生境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研究喀斯特地区枯落物的相关......
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地稀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矛盾冲突严重,为使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走生态经济型之路是石漠化区生态修复重......
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林龄阶段兴安落叶松林各器官和土......
酚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仅能够帮助植物抗菌抗病、抵御动物采食,它们还在陆地生态系统养分转化尤其是氮......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生物多样性安全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为......
利用标记15N尿素研究不同施肥量和淋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淋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地上部生物产量与肥料利用率成......
在青藏高原东缘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序列的典型地段依次设置7个采样点(冰川退缩0、10、30、40、50、80和127年),测定各演......
摘要:【目的】研究贵州省普安县特有珍稀四球茶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为四球茶的合理栽培及可持续开发利......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养分大量输入和输出的系统。大量农、畜产品作为商品输出,使养分脱离系统,产品输出越多,被带走的养分越多。为维持......
农业生产的本质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人类要想合理地利用自然,获得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态结构,必须进行物质循环......
本文首先对土壤退化的涵义作了概要介绍,并根据土壤退化不同成因,将之区分为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和受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双重影响的两种......
【目的】探讨川西高山峡谷区不同类型彩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系统稳定机制。【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
土壤微生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的众多过程,如养分循环和土壤的形成等,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有着......
绿竹(Dendrocalamus oldhamli)、吊丝单(Dendrocalamopsis vario-striata)、大头典(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us var.pubescens)、麻竹(D......
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其群落复杂,种类繁多,为典型的森林生态型保护区,形成的群落发育良好,林相整齐,其优势种多为国家或省级保护......
印楝因其耐旱和多功能性,在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广泛种植,而大叶相思具根瘤,是良好的辅佐、护土改土的速生树种,作为干热河谷地区适宜造林......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是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同时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区域之一。随着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业对环......
酸沉降是全球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能够引起土壤酸化、养分流失和有害离子的活化,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威胁生态系......
森林植被对于降雨分配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森林结构和水文过程出发,通过对大气降水的观测,分析了枫香人工林降水再分配......
地下生态系统(Belowground ecosystem)具有复杂且不可直接观测的特点,阻碍了科学家们对其特征和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植被的细根是......
本研究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K 326)为材料,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并结合使用外源ABA和6-BA对烟草生长、水分吸收和......
应用NUTMON工具系统评价了华北平原典型的三类集约化农户体系N、P、K养分循环和农户养分管理状况,并粗略估算了不同农户体系经济效......
城郊农牧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和高品质植物性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
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山高坡陡,土壤抗蚀性能差,加上降雨量大且集中,天然林经皆伐、炼山和整地后改为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与树种单一且由于......
湖南省的马尾松飞播造林工作起步较早,从1964年第一次试飞到1993年飞播造林工作结束,前后历经了30年,经历了试验推广阶段(1964~1973年)......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泛、最主要的大型土壤动物之一。蚯蚓通过取食、掘穴、排粪、分泌和代谢等活动可以明显影响土壤理化......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易栽培、周期短、且适应范围广,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凋落物是森林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森林系统养分良性循环有重要意义,同是与二氧化碳浓度......
通过对厚荚相思人工幼林(1.5a~4.5a生)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养分循环进行为期3年半(2002年5月到2005年12月)的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的树......
细根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于碳循环研究的深入开展,细根分解的重要性受到生态学界......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互利共生体。红松是外生菌根依赖型树种,同时在红松林植被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