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性别比相关论文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实验室因素对子代出生性别比(SRB)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
目的 探讨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方式对新生儿性别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
本文考察房价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及机制。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发现当房价收入比上升1个单位,城乡地区出生性别比将显著下降0.2......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预计到2050年左右才能恢复正常。长达70年的出生性别比转变对中国人口和社会都......
男人篇:爱情是件难事 这是一个僧多粥少的年代,一不小心,男人们就掉在了爱情大队的后面。 找老婆可以稍微挑剔点吗 讲述......
“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革命.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男轻女”现象已得到了根本的遏制,妇......
“剩男剩女”的所谓“剩”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两性群体角度看,性别比例失衡是重要原因;但是对个人而言,被“剩”下来又可能因人而......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周期中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助孕方式......
期刊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在我国贯彻执行了30余年,这30余年同时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余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人们只关......
目的:描述1993~2005年13个县(市)出生性别比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并分析引起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相关因素,为治理出生性别......
人口安全是为了规避有可能影响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人口问题、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
当前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出生性别比为119.45,严重超出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103-107),意味着出生......
本文运用博弈的方法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展开政策分析,试图从理论上发现与解释政策低效与目标扭曲的原因,寻觅中国......
我国自19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呈现出持续升高的态势和一系列特征,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我国以往的计划生育及治......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山东、江苏和湖北农村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分别113.61、118.52和132.36。本文所选调查地桓台、昆山、蕲春分......
性别比是人口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人口的健康发展要以两性发展的平衡为基本前提。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发表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
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自1980年代初显端倪至今,不仅呈现持续时间长、随胎次的升高而升高,且地区普遍失衡但也存在差异性。在简单介绍出......
文章在梳理有关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调理论的基础上,对西南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状况、特点及当地政府为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采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偏高。近几年,虽然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是偏高的现象仍很严重。与全......
随着计划生育进程的开展,中国出生性别比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目前,就整体而言,无论从就国与国之间的横向比较,抑或就中国大陆自身的纵......
2005年1月6日,一声嘹亮的啼哭,我国第1 3亿个小公民诞生了。虽然13亿这个数字晚来了4年,说明了我国在计划生育中取得的显著成绩,但在男......
人口计划生育社会工作指的是针对人口计划生育问题的社会工作.201 1年,中央1 8部门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本文根据1970年代以来总和生育率下降与出生性别比失衡在不同区域的组合,将中国农村生育转变归纳为“阻滞—失衡”型生育转变和“......
性别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关系,是性别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人口学研究特别关注出生性别比,因为它决定着未来分年龄、分性......
20多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孩死亡水平偏高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失踪女孩”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重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
1建立农村储备积累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rn很多农民超生、利用B超进行非法性别鉴定,流产女婴保胎男婴、不生男孩不罢休的最......
出生性别比偏高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长期持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将会导致未来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出生性......
1990年“四普”前,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处于104:100~110:100之间,90年代前期基本维持在120:100左右.1995年后,出生性别比直线上......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也开展了必要的专项治理活动,坚决......
保持出生人口的性别平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提高计生工作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出生性别比指在一定......
性别比例这一指标地区问差异很大,造成差别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社会生活条件、人口分年龄段死亡率等,但特定地区内的性别比例具有稳定性......
目的分析黄浦区出生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黄浦区......
这是一篇近年来在中国人口学界少见的好文章.通过与作者(杨书章、王广州)的交流得知,该项研究已经进行了三年;三年里作者克服了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凸显新特征,科技创新取得......
由于工作关系和职业习惯,笔者对各种各样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分析文章中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比较关注,经常可以发现统计......
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0~4岁女孩死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别发生在女孩出生之前和之后.中国存在着偏高的女孩死亡.尽管我们......
2002年以来,就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我先后赴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的一些县、市调研,并利用“四普”和“五普”数据做了比较研究.......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已高达119.9.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偏高与持续上升很快引起了国内外普遍的关注与......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已经从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108.5,上升到2000年人口普查的119.9,具体各年份的数......
利用对中国人口有代表性的、最新资料,分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变化趋势和人群、地域特征.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异常,主要表现为第......
土家族夫妻权力近些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0年前,能实现婚姻收益最大化的一方握有家庭事务决策权;2000年以后,妻子往往掌握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