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框架语言相关论文
本文探讨汉语中两个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的演变,并尝试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语义对立的趋向动词所表现出......
本文对比了英、汉、法、西、德、日等六种语言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探讨了结构表征的异同对语际互译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运用......
Leonard Talmy在词汇化模式的研究中提出:语言可以划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在这种两分法中,现代汉语和英语一样都属于......
不同语言类型的人在描述运动事件时所关注的运动事件成分与所选择的词汇和句法类型是不同的,那么不同语言类型的人在用第二语言叙......
空间位置指在一定的空间内,两个或多个物体间的空间关系。空间位置是所有概念化的核心,因此也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核心,旨在通过语......
研究运用Talmy的词汇化类型学理论,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运动事件中背景表达的特点。结果表明,汉语语料中有背景句的使用情况与英语本......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与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在句法结构、事件结构方面的特征。其中在研究事件结构相关特征时主要研究了运动事件主要......
认知语义学创始人Leonard Talmy(2000:117)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两分法理论,认为:语言可以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语框架语言,并进一步......
采用实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中 “抓”类动词,探讨其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词汇......
Talmy(2000)把语言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认为现代汉语属于后者。此后,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的类型所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本文发现,绝大多数关于运动事件的研究存在研究范围和方法论的不当,具体为:(1)研究过度集中在对物理性位移运动事件的研究。误以为Talmy......
Talmy(2000b:213-288,2010)提出的状态变化事件指物体或情景本身特征的变化或保持。本文以英语为参照,运用这一理论探究汉语双及物动结......
本文旨在研究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曾现的类型学特征,重点在于研究汉语使用者表征运动事件时词汇化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否具有......
<正>Mila Vulchanova&Emile van der Zee(eds.).2013.Motion Encoding in Language and Spa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xi......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走+A”构式是一种与动补结构同中有异的新兴结构,其在经济、文艺等领域的高频使用及能产性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