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演替相关论文
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体模式目前还未形成共识,背后机制也存在较大争议.在川西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
先锋植物被誉为“极地先行者”,也是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早期主体物种类群,在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位于青藏......
小冰期后,全球气温持续性变暖,冰川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退缩,形成了称之为冰川前缘的原生裸地。微生物原生演替就在原生裸地上发生......
自然成土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与植被原生演替常同时发生.随成土年龄变化的植物养分捕获策略(NASs)对植物竞争能力和演替过程具有......
在青藏高原东缘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序列的典型地段依次设置7个采样点(冰川退缩0、10、30、40、50、80和127年),测定各演......
以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原生演替序列为载体,研究近127年土壤形成过程中重金属贮量的积累过程并反演其污染历史.研究表明:(1)Cr......
原生演替是生态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同时对指导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学家对不同生境的原生演替进行了......
矿山开采和浮选形成的尾矿废弃地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而且还对周边的生态景观和环境造成影响。铜陵是我国六大铜业基地之一,区内形成......
植物光合能力反映植物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研究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光合生理特性有助于理解植物在不同生存环境......
海螺沟冰川末端前,近2000m冰川退却迹地植被原生演替经历了:裸地-草本地被、柳-沙棘-水冬瓜、水冬瓜、云冷杉-桦-杜鹃及云冷杉五个发展阶段。据......
铜陵矿区堆放了大量不同时期的铜尾矿,形成大量铜尾矿废弃地,其中的大部分铜尾矿废弃地处于自然生态恢复状态。并形成典型的原生演替......
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对植被原生演替序列,选择冰川退缩后第5,27,37,47,53,59,87,127,157年9个演替阶段为对象,进行了不同演......
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不同演替阶段设置7个样地,分别对7个样地的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试验,对各个样地的植物......
1950年,在中央关于“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指导下,湖南全省广泛地开展了封山育林,至1952年,封山育林面积达319万亩。1956年,......
对植被原生演替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植被原生演替过程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生物因素包括种子的传播方式、......
<正>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坚持"运动观点、转化观点、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普遍联系"等观点,是指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哲学思想。用哲学......
道路建设过程对地表岩土体的开挖移动形成的道路创面不仅破坏地表植被,也可能引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
贡嘎山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北纬29°20’~30°00’,东经101°30’~102°10’,海拔从1680m至7556m,为四川省第一高峰。该区......
[目的]探索改善惠州西湖水质的有效途径。[方法]于2007年5~10月对惠州南湖(西湖子湖之一)生态修复中试区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
<正>1教学分析1.1教材分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必修3第5章第5节"群落演替",是在学生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展......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致使贡嘎山海螺沟冰川不断消融退化,而在冰川退缩区域发生了典型的植被原生演替过程。海螺沟冰川退缩后,退缩区......
为改善温带草原区的退耕还草技术,以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退耕农田为例,研究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对草本群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
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冰川退缩地植被原生演替系列的样地调查基础上,用光合作用测定仪(美国产CI-301PS)的闭路方法测定土壤呼吸,并测定......
基于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后形成的125 a 的原生演替序列上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了7 个典型样地(S0......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与发育、有机质转化、生态系统平衡、土壤环境净化与生物修复等方面均起着......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人为的裸地,其自然生态恢复过程表现为典型的生态系统原生演替过程。尾矿废弃地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为人们了解生态......
为了解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在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空间距离代替时间序列,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终碛堤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