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偏振雷达相关论文
冰雹灾害是一种由强对流风暴引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通常会破坏农作物和建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尽管冰雹研究已经取得不小进展,但......
基于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雷达如何识别粒子相态、精细化探测云系垂直结构方面,专门针对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柱的识......
2020年3月21—23日江西省出现一次冰雹伴随短时强降水过程,3月21日夜间出现的冰雹天气是在西南气流暖湿强迫背景下产生的,22日中午前......
鉴于过往对于南海季风槽降水云系的研究多以数值模拟或气象卫星数据为主,而以双偏振雷达对其展开详细分析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为了......
利用习水双偏振雷达对2021年5月2日发生在贵州西北部的一次冰雹、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冰......
为定量评估双偏振雷达降水估测算法对于不同降水系统的表现,选用台风、季风和锋面3类降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严格质控的广州S波段双......
强对流天气过程一般都伴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利用有效的双偏振雷达探测技术,能更好地了解雷电起电机制和原理,为雷电监测预警和防......
利用FNL资料以及单、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9年7月6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自北向南罕见的伴有冰雹、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
我国处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尤其华东、华南地区经常因季风影响形成许多自然灾害。近年来,暴雨灾害频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对暴雨等......
广州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低仰角多方位存在遮挡,高仰角也存在部分遮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垂直填补(vertical ec......
本文结合地面稠密雨滴谱仪网和双偏振天气雷达观测, 研究了河南“21·7”特大暴雨过程在2021年7月19~21日期间的降水微物理特征变化......
降雪是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的常见形式,强降雪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充分了解降雪的微物理特征和降雪过程的垂直结构,对理解降......
龙卷发生在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小且发展迅速。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监测和预警产生龙卷的中尺度天气系统......
天气雷达可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提供高时空分辨率资料,但降雨衰减和地形遮挡等因子会对雷达信号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广东省韶关市新......
为研究登陆台风引发的龙卷过程特点,从而提高对其监测、潜势预报预警能力,通过2018年8月18日安徽灵璧龙卷的现场灾情调查,并利用地......
针对2020年4月12日发生在江苏苏州的一次大范围雷暴大风、局部伴有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基于常州S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介绍了S波段双偏振雷达偏振参量差分反射率ZDR、差分传播相移率KDP和相关系数CC等产品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宁波市双偏振多普勒天......
摘要 针对2019年7月6日发生在江苏徐州、宿迁、淮安、南京以及常州一线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再分析资料分析天气背景、不......
摘 要:2020年初,黔东南州榕江CINRAD/CA型固定式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完成各项功能调试并投入运行,该型号天气雷达主要用于监测、跟踪......
综合利用三维全闪观测数据和双偏振雷达数据,结合雷达风场反演以及降水反演技术,本文对发生于2017年5月7日广东的一次暖云降水主导......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同时获取雷达基数据产品和偏振参量,其RHI回波能够敏感细致地提前反映降水云体精细的垂直结构,可充分......
为检验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XPAR-D)的探测性能,以广州XPAR-D观测的层云降水过程为例,与附近直线距离3.8km的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及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15年、2018年和2019年渤海北部东岸海风锋活动及其触发的对流特征进行统计......
摘要 基于质量控制的S波段双偏振雷达格点化观测数据,利用模糊逻辑算法,结合降雨粒子散射和空间取向等特征建立了降水粒子类型识别算......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EC再分析资料、区域站资料、秦皇岛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等,对2020年2月14日一次中到大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
相控阵天气雷达突破了全机械驱动天线天气雷达的时空分辨率瓶颈,能够提供更加快速、精细的观测资料.但阵列天线存在性能参数随扫描......
梅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双偏振后进行业务试运行过程中,天线在运行中大约15 d左右会出现一次天线俯仰冲顶至上限位,显示仰角90°的......
针对传统降水粒子分类算法存在的过度依赖专家经验和模型预设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属性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
2019年3月21日一次长生命史超级单体导致浙江省中部多个县(市)降雹,为了研究超级单体得以长时间维持的环境背景及其云物理特征,利......
为了研究雹暴的偏振特征及其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使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所观测到的46例冰雹数据,对其中反复出现的3种偏振特征:冰雹......
为探求2016年4月10和13日广东出现两次相似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异同点,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两......
利用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数据,分析了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雷暴个例的双偏振雷达参量特征与闪电之间......
为分析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偏振特征及其动力和云物理结构,利用厦门海沧双偏振雷达数据及常规观测资料,采用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和......
摘要针对2008年6月23日北京地区出现的冰雹天气过程,结合再分析资料(NECP)分析此次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双偏振雷达是研究降水微物理过程的重要探测设备,为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的微物理特性,选取2019—2020年不同天气背景下(......
利用对流许可尺度集合预报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夜间移动到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伴随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的一次强对流过程,使用初始......
双偏振雷达同时或交替进行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方向的观测,其观测量可以更加准确描述降水云微物理特征。这些云微物理特征与强对流......
通过研究大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的偏振特征、动力及云物理结构的演变,可了解大冰雹形成的物理过程,并获得与大冰雹形成、生长相关的相......
为了弥补现有业务雷达的探测盲区,增强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广州市气象部门自2017年开始组织开展X波段相控阵雷达(XPAR)布网......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双偏振雷达资料以及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月2—3日韶关市区......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清远市连州市双偏振雷达资料,对粤北2018年1月8日隆冬冷空气诱发的......
针对基层气象预报预警人员对于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自动预警的实际需求,利用双偏振雷达探测获取的偏振量特征......
电磁波经过降水区时,电磁波会出现衰减并且衰减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加,对于X波段(频率约为9400MHz)雷达资料而言,电磁波经过降水......
晴空回波有助于认识大气的风温湿结构,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为探测晴空大气提供了丰富信息。本文以2015年夏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
雨滴谱是指在单位体积内雨滴浓度随直径从小到大的分布,不同的降水呈现出不一样的雨滴谱谱形,可采用M-P分布和Gamma分布等模型描述......
双偏振雷达作为新一代大气监测的有力工具,与传统雷达相比可以获得额外的多种偏振参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物理研究和气象灾害防......
随着我国双偏振雷达的布网以及投入业务运行的数量增多,对双偏振雷达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双偏振雷达进行业务评估,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