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敬相关论文
紧张的2008年已经过去了,充满希望的2009年已经到来。在教育部社科司、北京市教委、首都师范大学校领导与有关各部门等的关心帮助......
据《文学报》消息,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在江苏太仓沙溪古镇举行。作为江苏省作协"新诗百年系列活动"的首项大活动,此次论......
<正>孙绍振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其学术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我国文艺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了梳理孙绍振先生的学术......
新诗教学——这里"新诗"的概念指中国现当代诗歌,按文学史的粗线条划分,中国现代诗歌的时间段指1919年到1949年,当代诗歌的时间段指1......
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在《要打中读者的灵魂》一文中说:“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的人会对同一首诗产生共鸣,就说明......
5月17日,“吴重生诗歌作品朗诵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文学、出版、新闻界的200多名知名人士以诗的......
在中国新诗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新诗理论家,他们以个性鲜明而富有创建的理论建构,为新诗的发展祛除一个个障碍,用富......
一 喧哗与骚动:新诗的外部境遇“世纪初的中国新诗,并没有枯萎、凋零,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这是吴思敬对新世纪......
吴思敬先生的<诗学沉思录>(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选收了他1980年至2001年所写的22篇文章,按内容可分两类:一类是对新诗基本理......
"主体性"在吴思敬那里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诗学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也作为观念原则和逻辑原则贯穿在其全方位的诗学探索中,并由此构成其......
<正>今夏,"中国乡村诗歌之乡"平度迎来了收获的季节。7月28日,第二届"诗探索春泥诗歌奖"颁奖典礼、第二届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
(一)近百年来对新诗的批评不绝于耳,给新诗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批评者经常以古诗作为参照系,以古诗的辉煌来比衬新诗的衰败。......
<正>从1983年开始与牛汉先生通信至2013年先生仙逝,不知不觉30年。30年当中,先生给了我太多的诗教,使我受益很多。30年里,我得到先......
<正> 4月的华北,春意正浓。牛汉诗歌创作研讨会于2003年4月19—20日在河北廊坊市隆重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人民文学......
“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中法诗歌现状座谈会”作为法国驻华使馆“诗人的春天在中国”活动的一部分,于2008年4月14日在首都师范大学......
当代人评价当代人或许会有误差的存在,但由于都是历史的亲历者,所以又会有不同于后人的真实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认为吴思敬是新......
在中国当代诗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吴思敬先生的盛名。有人在文章中称吴先生是诗坛的引渡者、持灯者,有人称他为诗坛的仁者和智者,还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建构在中国诗歌全局意识上的宏大史观如何平衡历史原则与审美尺度,如何理解理论文章的经典性,如何通过理论史的整理彰显出新诗......
《心理诗学》吴思敬的《心理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无论就它本身独到的理论体系来讲,还是就它与以前的同类著作比较而论,都可......
<正>新世纪以来新诗批评所涉及的诗学问题林林总总,但若是要找一个可以提纲挈领的问题的话,也不是没有备选项。合法性就可以看作新......
<正>若论2015年诗歌,首先是这样两个热词:工人的诗,农民的诗。打工工人的诗和农民余秀华的诗,"工农"率先在诗歌中被重新发现。其次......
<正>一"驻校诗人"对创作人才的培养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和《诗刊》合作,首创"驻校诗人"制度。自此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
<正>作为诗歌与大学教育的沟通方式,诗人驻校现象在海外的大学里十分常见,不胜枚举,并且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历史积累,而在中国尚属......
<正>新诗已经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各种新诗史也相继推出,但多为断代的观念流变史,少有将新诗理论放在百年新文学史大背景下进行深......
期刊
<正>《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是吴思敬教授2003年至2008年之间在诗歌评论方面创作的诗学论文合集。其中收录的文章分为两类:一......
<正>为纪念新诗百年,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会同中国诗歌学会编选的《中国新诗总论》于近日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5......
<正>新世纪十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日趋强劲,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与网络诗人的成批涌现,一轮不温不火......
<正>返观和检视"文革"之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发展、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吴思敬显然是中国诗坛和新时期以来新诗发展史中一个最具代......
<正>社会上屡有声音批评中小学新诗教学不能与新诗发展现状相配,教师讲解分析新诗的方法也屡遭质疑,而高考作文对诗歌的排斥更让人......
<正>上个世纪末,围绕基础教育而展开的话题最热闹的无疑是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而引发的。实际上,关注的焦点在于我们的教育的......
吴思敬先生是中国新诗研究界的资深学者。本文述评了吴先生在诗学研究上的重要贡献,对他在新诗批评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也......
<正>时间:2015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下午2:00—5:30地点:无锡凤凰岛凤凰文化艺术中心江南如画江南厅,湖边露台主持人的话十年树木......
<正>一、"重写"的焦虑重写文学史是一场关乎文学典律之形塑,以及文学史话语权的争夺战。最早作为重大学术议题来讨论的是美国学界......
<正>新诗现场、教材选编及媒体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我们一直有一个想法,要把中学语文教育界、教材的编写和诗歌......
由赵敏俐、吴思敬教授任主编,国内三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中国诗歌通史》,2012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13年4月13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