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相关论文
清朝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提到:“大约终唐世为常选之最盛者,不过明经、进士两科而已.”唐代虽然有秀才、明经、进士、明......
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考查了中国唐代科举制与英国文官选拔制度之比较。事实上,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确立深受中国古代科举制的......
尽管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能力立意日益明显,但能力若离开基础知识就如无源之水,同学们应有理由相信,试题答案一定出自我们的知识储备(或试......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的出现,在当时来说无疑......
《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刊载《论制举与唐代隐逸风尚的关系》(查正贤撰,以下简称“查文”)一文,认为:“为制举而颁布的诏书借助传......
在唐代科举考试中,命题阅卷基本都是由主考(知贡举)一人包揽,但“通榜”的推荐有时也起重要作用。由于唐代科举不全凭试卷定取舍,考试多......
派系博弈是中国古代精英政治的重要内容,每一个朝代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派系斗争。纵观历史,派系博弈有一条主线:从士族之间的斗争,逐渐转......
科举贯穿了韩愈的一生,并对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产生了深厚的影响.韩愈的古文思想有期深厚的家学渊源,而这层家学渊源也成了他后来......
唐代省试诗是兼文学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特殊诗体,它在唐代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研究唐代省试诗,对认识和把握唐代科举、唐代文学具有特别......
科举学的研究一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点内容,唐代的科举制度在科举学研究中难度最大,不仅是因为年代久远,更是因为唐代科举史料的匮......
随着高考试题在演变中日益成熟,历史材料解析题已成为当前高考文综卷的必考题型。其中尤以表格(图表)型材料解析题为多,如2008年、20......
唐代的僧人本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但是我们从《全唐诗》中却能看到很多僧人关于科举的诗篇,这是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
唐代文人为官可以通过科举、门荫、军功等多种方式,但是随着唐代社会的发展,科举逐渐成为文人为官的主要方式,并且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
“集阅”指唐代科举制度中乡贡报名和资格审查的过程。“集阅”的关键文件是州府试后出具的“文解”,它分两种,一是由乡贡本人持有......
【正】 以凝重浑厚的风格、沉蕴宏博的史料、自然灵动的文笔和透辟精到的论述,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多层次、多趋向地进行唐代文学......
唐太宗自觉地以科举为治国安邦之长策,却将其定格于与杂色入流同等的地位;金榜题名者才能的杰出和仕途的飞黄腾达导致考功员外郎位......
唐代实行开科取士,朝廷选拔到治国英才的同时,也造就了庞大的落第群体。落第举子一再遭受失败的打击,心灵变得脆弱而敏感。每当节日来......
科举制度由隋代开创,经唐一代逐渐成为主流选官途径。同时由于唐代的科举制度不够完善,使得考官和考生、考生和考生之间有大量机会结......
<正>2010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王洪军先生的著作《登科记考再补正》,该书是继孟二冬先生《登科记考补正》之后对唐代科......
唐朝是中国封建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在吸纳外国文化的同时,还对以往的制度进行了传承与变革。科举制正是在唐代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为封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担由于封建统治者自身的腐败,造......
唐传奇《李娃传》中父子关系曲折多变经历了一个从爱到恨再到爱的过程,对于这种多变的关系,如果完全抛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去考察......
本文以入新旧《唐书》列传且科举及第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量统计方法,以专题形式研究唐代科举与政治人才成长发展的关系,并在宏观......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唐、宋两代,由私学应解称乡贡。乡贡解额分配到州,但唐代的举子参加州试前须先通过县试。由州郡取解后,方能参加礼部试,礼部......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进程中,唐代开创了独特的道举;作为一项考试制度,研读道家经典并据此开科取士。唐代科举制度,统其大者,可分为......
唐代举子科考应试,以及考前的纳卷、行卷等,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诗文总集模仿借鉴。同时,举子活动促进了送别、唱和集的编纂。因......
唐代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演变翁俊雄唐代读书人作官主要有两个途径:门荫与科举考试。只有父祖官至五品以上的高官子孙才可通过“门荫......
傅璇琮,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助教。1958年调商务印书馆,旋调中华书局任职。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
期刊
...
<正> 学校与科举并行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制度的一个特点,而通过考试制度来发现人才,则始于隋唐科举制。同历史上的任何朝代一......
<正> 唐代贡举类的科目设置,《通典·选举典》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明字)、有算(明算)。"以上杜......
由于唐代科举考试解送举子与试后杏园放榜的时间分别与槐树与杏树开花时节相重合,因此在唐代人们的印象中,槐花与杏花便与科举考试......
<正>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著名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到这个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音乐、舞蹈、美术有了......
<正> 自从读书人的前程要由考试来决定的时代起,它就对古往今来读书人的生活道路、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感情基调同样......
<正>在二十世纪后期众多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傅璇琮先生无疑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这首先是因为他文史兼善,考论并擅,成果卓著,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