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研究会相关论文
潘天寿(1897-1971)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原名天谨,学名天授,字大颐,号雷婆头峰寿者。 l923年上海的吴昌硕十分赏识和器重大颐,亲......
黄君璧,是台湾的重量级画家,也是近现代中国画界长寿、多产、著名、影响广泛的画家。他早年曾学过西画。故他的某些作品(如画云水)......
在19世纪以来的岭南绘画史上,居廉、居巢是座不可绕过的重镇。他们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撞水撞粉”之法以及革新精神,影响岭南画坛近百......
上世纪20年代初(民国十年)国画界出现了折衷派以后,画坛上发生很大变化。在当时有人称之为画坛的革命,也遭到一些国画名手的反对。他们......
中国近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士的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这一新兴群体逐渐下移到民间,促成了知识人社......
安晓明出生于1949年,无论身处何境,一直专注于中国山水画,并取得不斐的成就。上世纪90年代,他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有的还......
【摘要】岭南画派崛起于近代的岭南地区,说到底,岭南画派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在它的身上充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特质与哲学理趣,当然也......
1931年5月下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徐悲鸿、潘玉良等一行十四人,自南京北上冀鲁,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写生参观,首站抵达天津。 这......
提及岭南,当今艺界耳熟能详的便是“岭南画派”,却少有人知道还有个“国画研究会”。 国画研究会的成立与当时深受日本绘画影响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国画研究会曾盛极时。近百年过去,重新梳理和探访广东国画研究会在广州雅集之旧址,尽管早已更换门庭,但旧时文人......
1938年方人定谈起论战之事,向黄般若道歉,而修佛多年、心杰坦荡的黄般若则哈哈大笑,冰释前嫌。张岱言:“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
2012年5月18日到9月2日,“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Photography)第二次举办美国摄影师维吉(Weegee)1摄影作品......
刘子久(1891一1975)号饮湖,天津人。早年毕业于北平陆军测量学校。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受教于金北楼,是其得意弟子之一,主修......
青年画家伍立军先生是我20多年的挚友和忘年交.他为人善良、厚道、平实.作为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的秘书长,他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
熟悉一平的朋友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充满热情和干劲的人,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艺术教学和美术馆管理上投入心力,把公务事业做得风风......
<正> 我是在解放之初,北京市文联刚成立时就在老舍先生身边工作的人员之一,我也亲眼看到,他除了创作成就外,在北京市文联的思想领......
在当代广东美术的一片茂林嘉卉中,人们可看到传统型艺术、写实型艺术和试验性艺术多元并进的和谐发展态势。更有一点是明确的,当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有“新金陵画派”,广州有“岭南画派”,西安有“长安画派”,鼎立于华东、华南与西北。本文介绍长安画派,介绍了......
<正>20世纪前期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流派纷呈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在沿海交通便利、......
辽宁中国画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这是一个由辽宁省内有成就的国画家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艺术联合体,现任会长王盛烈、副会长郭西河......
黄君璧是台湾地区重量级画家,也是近现代中国画界长寿、多产、影响广泛的画家,有“兼容中西”之名。他早年确曾学过西画,他的某些作品......
<正>从清后期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技术引进到清末民初的文化引进,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文人士子在经历了鸦片......
<正>终其一生,徘徊在理想与诗意之间,可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最佳状态。尽管历史的坐标进入到近代的视野,这样一番挥之不去的情境,犹......
<正>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民主革命潮流汹涌澎湃,传统社会在变革转型的同时焕发出勃勃生机。西方列强的欺压,外......
<正>"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活跃于广东画坛的两个主要中国画人群体,其画学思想有"革新"与"传统"的......
赵望云,1906年生于河北束鹿(今河北辛集),1977年卒于陕西西安。他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与石鲁、何海霞合称“长安三杰”。从上......
<正> 1月1日駐京部队軍人俱乐部在京举行“軍人画展”。展出作品二百多幅。(“美术”1959年1月号) 上海博物館举办“永乐宫壁画展......
<正>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出席代表650人,內美术工作者代表88人。大会总主席郭沫若致开幕詞,并以“......
我认识区广安好几年了,他年纪很轻,却画老派山水,不但笔墨功力老到,而且画得颇有古意,在他的画中,很难看到大自然被人为地改选,只......
<正> 一 论争的概况 本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美术领域中,中国画有无存在的真价值?中国......
<正>辛亥革命前后,出国学画的人渐多,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较早去欧、美学画的有李毅士、冯钢百、吴法鼎、李超士、方君璧等人,......
<正>(接上期)辛亥革命前后,出国学画的人渐多,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较早去欧、美学画的有李毅士、冯钢百、吴法鼎、李超士、方君......
<正>19世纪上半叶,清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两朝,被视为广东画学的"复兴时期"[1],生活于此区间的广东画人有谢兰生(175......
广东国画研究会的成立,渊源自文人雅集的传统,尤其与其前身癸亥合作画社影响越来越大关系密切,而广东省第一次美展的举办、广州市......
广东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画坛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活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绘画团体。其高扬"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
<正>一活跃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广东国画研究会是以复兴中国画、弘扬传统为宗旨的绘画团体。该团体的前身为成立于1923年的癸亥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以创新、革命为先导的广东美术界,出现了一个以复兴中国画、弘扬传统为宗旨的绘画团体。该团体早期为"癸亥合......
在风云动荡的20世纪初,中国地域文化的表现可谓千差万别。本期刊发陈伟安《历史面前的判断——20世纪初广东画史研究四题》,作者着......
【正】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1岁10月3日(农历八月十六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一个兼营皮货的农民家庭,排行老八,乳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