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安全合作相关论文
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起双边联盟体系,但近年来对于加强多边安全合作更为积极。美国近几届政府在亚太安全战略方面作出了重大调......
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泰国在曼谷签订《曼谷宣言》,东盟启程。1976年东盟各国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东北亚地区可以说是地球上唯一的逆全世界脱冷战潮流之势而仍然处于冷战体制下的地区。该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级格局不复存在,国际形势由对抗对立趋向对话合作。各国开始为世界和平与安全寻求某种新的安全机制,以权利......
朝鲜半岛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一直是周边大国争夺的关键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和亚太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朝鲜问题(......
本文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个案,论述了“东盟方式”在亚太地区的扩展。 东盟地区论坛(ARF)是亚太地区第一个官方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大国之间加大接触与沟通,纷纷建立双边或多边战略伙伴关系,创建各种机制以加强地区安全稳定。但是,美国......
多边安全合作今天是国际关系中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但概念界定不清,本文对多边安全合作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多边安全舍作与多边主义和......
"东盟地区论坛"为中国在亚太安全领域的对外合作方面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平台,从中中国可以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合理定位.尽管以该......
寻求建立朝鲜半岛安全机制以取代停战机制,是实现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重大课题.六方会谈是东北亚各方经过长期艰难努力作出的历史......
基于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现状,总结了现有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和推动性因素。目前东亚......
【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察觉到美国的安全因德国对欧洲的侵略和日本对东北亚地区的侵略而受到......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在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将东北亚视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为防止地区大国崛起和对美......
自2007年以来,日本"印太战略"日渐成熟,即以多边安全合作为视角,建立以日、美、澳、印等为中心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引起印太地......
冷战结束后,地区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及学术界的关注热点,地区比较研究也成为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重点。西方学者对欧亚安全的比较......
由于亚太地区的政治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地区合作进程出现结构性领导权的缺位,使得中小国家集团——东盟充当了倡导型的领导者角色。......
韩国一直积极探寻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韩国认为,多边安全合作应在坚持韩美同盟基础上进行,这种......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的地区主义开始出现,旨在解决共同关心问题的地区层次的多边合作机制纷纷建立。多边主义是后冷战时代国际合作......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安全与经济环境呈现出与其他地区很不协调的局面。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类 :一是以朝鲜半岛为中......
<正>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对区域性国际组织安全合作的参与不断扩大和提升,陆续提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太安全......
本文首先对霸权国家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原因进行简要的理论回顾,然后通过冷战后美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个案考察霸权国家有限参与......
<正>根据美国201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规定,美国国防部于2015年8月21日向国会提交了《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战略......
【正】 2006年10月,朝鲜对外宣布核试爆成功,东北亚地区再次陷入紧张气氛。尽管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出现了多边合作趋势,但冷战......
<正>6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9次会议——比什凯克峰会闭幕,各国签署了包括《比什凯克宣言》在内......
上海合作组织是横跨欧亚大陆、合作领域广泛、具有勃勃生机的一个区域性合作机构。成立八年来.它的组织机制和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合......
自朝鲜退出六方会谈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深入分析朝鲜半岛时局变化特征,找出半岛危机频发的根源,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极为......
信息时代已初露端倪.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现代信息化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和国际政治领域因之产生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