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帅府相关论文
一见钟情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 1924年,李秀文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结识了叶挺......
图为刘尊一晚年在重庆与儿子女儿合影潘宜之,原名潘祖义,1892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湖北广济。潘家本为书香门第,到了潘宜之父亲这一辈,家道......
三四年前,已故国民党高级将领朱培德的海外后人来南京扫墓时,再一次公开表态:民间很早就流传的朱培德死于日本间谍之手或被戴笠谋......
以市民社会理论来分析商团事变的学者,因受国家与社会对立一元论研究取向的影响,通常着意于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社会”同孙中山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6月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中执全会决定将广州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在选举国府主席的会议上,与会11......
国人每每提到“尽忠报国”的典故,都会想到岳飞那段铁血抗金的历史。经过钱彩的《说岳全传》的推广,今天的中国百姓对于岳飞尽忠报国......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1891年出生,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返回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 1922 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 ,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
大元帅府的武术教官 1921年,孙中山先生正在广州积极筹备北伐。有一天,中央委员李宗黄带来了一个人,向孙中山推荐该人到大元帅......
1981年,宋庆龄病逝于北京。有人猜测,她是否会同孙中山合葬或附葬于南京中山陵?出乎预料,宋庆龄的遗体火化的第二天,骨灰就用专机运往......
相识 1922年春天,淡水战役刚刚结束,叶挺即被孙中山提升为总统府警卫营营长。 一个明媚的早晨,叶挺应邀到同盟会会员、时任......
马骧,字幼伯,生于1876年8月16日,云南大理下关人,是云南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在云南的辛亥革命时期作用很大,与杨振鸿、黄毓英合称为“......
在李章达先生一生中的最后五年,是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五年,是他最自豪和最舒心的五年。李先生一生忧国忧民,被当时的华南分局代理书记......
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语文科组是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集体。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充分认识校本研训工作的重要性,积......
周子昆(1901~1941):广西桂林人。1920年入桂军,1925年6月参加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班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
杨殷,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原中央委员、中央军事部长。189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设立大元帅府后,为了筹集军费和广州的市政建设资金,将广州的寺产作为市有财产收用、拍卖,掀起了一个投变寺......
本文拟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孙中山大元帅府的作用为主要考察对象,简略谈谈孙中山与政治协商的关系。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foc......
【正】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队,纵横疆场,攻城克坚,势如破竹,迅速击溃直系军阀吴佩孚......
【正】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曾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共同合作,开展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他们合作的时间虽然只有70余......
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婚后,李秀文相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
[摘要] 因广州大元帅府社会整合能力衰微而导致的整个社会经济生态恶化,极大地制约着工商间的阶级分野。针对政府的经济压力,工商两......
1923年2月,孙中山第三次开府广州,建立大元帅府。为生存发展与出兵北伐,大元帅府广筹军政饷源。它在公开投变广州市区官产之后,又推行......
两宋之交,大元帅府在严峻的内外形势下建立并发展起来。大元帅府以帅府集团为核心力量,以檄书等文书形式为军政运行的载体。帅府集......
1923年3月2日,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由于财政短绌,盐税成为孙中山为数不多的饷源之一。从军队的维系到政权的建设,盐税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