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建相关论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
本研究运用“社会影响——适应性——社会风险”的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探讨了对口援建对汶川居民福利的影响。通过对汶川6个乡镇574名......
当前,边疆地区的稳定面临着严峻考验。在举国之力建设新疆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民间资本力量这一桥梁,使对口支援新疆政策更加切实......
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合作市通钦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十大主题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寻初心"、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记初心"......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异常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组织、前期管理、设计管理、进度管理、投资控......
文章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项目——汉源县白鹤中小学风雨操场设计过程中碰到的多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如何利......
以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为例,就对口援建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管模式进行探讨,详细论述了援川项目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监管措施,以求为今后对......
随着内地省市对口援建兵团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口援建采取何种模式不仅是援建双方关注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对口援建的进度、质量和效率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自然灾害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危害之一,灾害的发生对受灾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挑战。然而,灾......
在适宜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在常熟援建土门镇中心小学、幼儿园工程的设计和建造实践中,寻求适宜对口援建工程的建筑策略和方法,探索......
本文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为例,探讨汶川地震后外省医院与灾区医院的对El援建工作,提出医疗队驻扎指导一外派进修一专家团定期巡回指导......
<正>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档案局及时召开会议,建立了一省帮一县的对口援建机制。此后,各援建省份马上展开了和受援......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两年之时捷报频传:震中汶川,援建项目实现“100%竣工、100%搬出过渡房、100%迁入新居”;四川灾区首个农村安......
汶川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样本。灾后重建中极具中国特色的对口援建模式,只有在社会主义......
台山是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年来,江门台山市紧扣"华侨之乡"特色,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化城市精细化......
以武汉大学为样本,按照研究生培养过程,介绍了学校与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对口援建定向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基本做法与培养特色,并指出......
绵竹市孝德小学和孝德中学是苏州市对口援建项目中首批启动工程。由于是由政府援建,项目从一开始就呈现明显指令性的自上而下的特......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及5月18日江油地震。给江油市水利工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震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正>中共中央新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张春贤指出,"做好新疆的一切工作,干部是......
中国式重建,不仅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动员并汇聚最多资源,处处"提档升级"地实现恢复与发展同步,也意味着构建一种集体复原的......
对口援建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救灾制度。"5.12"汶川地震后,国务院要求东中部省份用其财政资金的1%援助一个重灾县,连续3年......
<正>自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建立"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战略决策后,武陵山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让建始的山山......
<正>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中央把对口支援"地震源点"——汶川县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广东......
通过保险及巨灾超额损失的再保险,是目前常见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但在"5.12"汶川大地震等超大型巨灾中,简单的再保险机制显然难以......
对口援建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阶段性产物,具有鲜明的特点。针对当前援建类型,廓清援建规划的内涵与外延,认为援建规划是......
在深入调查地震灾区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对口援建方案,分析对口援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框架、时空、运行等结构及其整体特性;提......
对口援建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源协调和区域互助模式,它丰富了灾区的制度、知识和技术等资源。两年多来,对口援建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
"一省帮一重灾县"对口援建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也是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辩证的思维,对......
<正>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政府、民间组织及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芦山地......
汶川大地震以后的对口支援是中央政府根据灾情的轻重与各省市经济实力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政治安排,这一政治过程暗含着道德与市场......
<正>2012年9月,到保定市"7.21"洪水重灾县涞水、涞源、易县,就"7.21"洪灾灾后重建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先后到涞水县涞水镇三里铺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一次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人口最多、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正>汶川大地震过去已经整整六年多了,地震的伤痛已经过去,昔日的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也被民富村美、发展振兴的凤凰涅磐所代替。......
羌族地区的灾后文化重建是在国家的统筹下,在受灾地区民众的诉求基础上,在社会各界呼吁保护羌族传统文化的舆论中,通过援建省市的......
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中央首次改变以中央统筹规划、直接安排部署为主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将“指挥棒”交给四川,实行地方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