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尼亚病毒科相关论文
目的:(1)正黏液病毒的基质蛋白(matrix, M)在病毒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病毒的组装与脱壳过程。根据流感病毒基质蛋......
目的分析山东省蓬莱与莱州市优势蜱种及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的感染现状。方法于2011年4—11月,根据烟台市往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细胞嗜性,加强对SFTSV传播与致病机制的理解.方法 通过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
目的 建立基于核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SFTSV核蛋白特异性多克隆和单克......
目的 调查胶东丘陵地区羊、牛、狗、猪、鸡等与人关系密切的家畜(禽)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规律.方法 选择山东省胶东地区2......
1991年夏秋季,我们从41例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非乙脑)患者的75份急性期血和/或脑脊液中分离到33株病毒。对其中12株进行......
为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疫苗侯选株R22核蛋白的结构与特性,应用逆转录PCR扩增了R22编码区基因,并将扩增产物克隆于pET-3a表达质粒,......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中国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发出血热,引起该症状的病原为发......
采用汉坦病毒M片段特异性核苷酸分型引物,对R36等7株汉坦病毒进行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鉴定,结果R36株仅能被Ⅰ型分型引物扩增......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是布尼亚病毒科唯一的植物病毒属,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引起许多作物和花卉严重病害的发生.该研......
目的对一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浙江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方法从浙江省CDC采集1例SFTSV感......
目的 了解两种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 IgG抗体ELIS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微量中和试验(MNT)、ELISA-1和ELISA-......
施马伦贝格病是2011年11月首次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反刍动物中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的新成员———施马......
布尼亚科病毒(Bunyaviridae)是一类医学和农业上的重要病毒。本文从NCBI数据库下载具有完整基因组序列的布尼亚科病毒的5个属20种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汉坦病毒(Hantavirus)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主要由啮齿动物传播。尽管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能导致2种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
<正>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一些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及人兽共患病的一群病毒。蚊虫和......
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并报道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器官功能损害,救治无效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的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又称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中国、韩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