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灌溉相关论文
水稻生产消耗了大量淡水资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干湿交替灌溉(AWD)作为一......
综述了中国水稻生产中控制灌溉技术、干湿交替灌溉技术、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蓄雨型灌溉技术和覆盖旱种6......
氮素是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受到植株氮素吸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深刻影响。干湿交替灌溉是水稻的重要节水措......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施氮模式对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以获得降低2季稻田温室气体(GHG)排放的灌溉施氮模式.[方......
为明确依靠季节性降雨实现干湿交替灌溉对双季稻生育后期的影响,研究了双季稻齐穗后0、7、14和21d(对照)停止灌溉对叶绿素含量、干......
[目的]探明干湿交替灌溉对籼粳杂交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方法]试验于2017—2018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基地......
干湿交替灌溉具有节水高产特性,但在重金属Cd污染稻田,干湿交替灌溉常导致稻米Cd含量>0.20 mg·kg-1,通过添加钝化剂可能对水分高效......
开花结实期是水稻对高温胁迫最敏感的时期。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逐渐变暖,我国南方稻区遭遇高温热......
水稻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农业上第一用水大户。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和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一......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水稻也是农业用水的第一大户。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稻......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淹水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旱作]下氮肥运筹与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麦秆覆......
稻田干湿交替通过调节水稻生理活性特别是根系活性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调节田......
为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再生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湖北省推广品种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在头季种植过程中设置常规水层灌溉和干湿交......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以籼稻扬稻6号和粳稻扬粳4038为材料,从移栽至成熟进行畦沟灌溉(FI)和干湿交替灌溉(AWD)处理......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下早稻、晚稻不同时期稻田N_2O的排放通量、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的......
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种植于土培池,设置常规灌溉(A)、轻干湿交替灌溉(B)和重干湿交替灌溉(C)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0N,0 kg/hm2),中氮(MN......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量下早晚稻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碳(SO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微生物量碳(MBC)和甲烷氧化菌(MOB)......
从黑龙江省6个典型区试验站近20 a的节水灌溉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明显表现水稻灌溉越节水,产量越高,水生产率也越高,产量和水生产率......
[目的]阐明常规淹灌和干湿交替灌溉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关键生育期氮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率和稻田氮转化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水稻产......
为探讨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稻田N_2O排放与有机氮组分的关系,通过2季水稻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稻田N_2O排放通量和有机氮......
采用盆栽试验,以常规淹水灌溉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水稻在适度水分亏缺(TR1)和较严重水分亏缺(TR2)2个间歇灌溉处理中灌浆前期复水前、......
【目的】旨在阐明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抗旱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抗旱性差异显著的4个水稻品种(籼稻扬稻6号和......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对晚稻和早稻不同时期稻田N2O排放和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羟胺还原酶(HyR)活性......
【目的】探讨干湿交替灌溉与氮肥形态对水稻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徐稻3号为材料,在防雨棚内按处理数量构建9 m......
以水稻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0N,0 kg?hm-2)、中氮(MN,240 kg?hm-2)和高氮(HN,360 kg?hm-2)3种施氮......
干湿交替灌溉是一项重要的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干湿交替改变了稻田土壤水分状况,从而会引起稻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并......
介绍国内外从发展节水高产出发,发展水稻直播轻型栽培;结合黑龙江垦区水稻直播历程和新实践,提出应以科学技术发展观进行重新试验......
随着我国农田水—氮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稻田由单一的增产目标开始向节水、高产和高效多目标转变。但是严重的水分胁迫下限与过高......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为减轻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我国一直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任务......
植物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形态和生理对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
在太湖地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2种灌溉模式(常规连续淹灌与干湿交替节灌)和4种施肥管理(不施氮、常规尿素、控释BB肥与树脂包膜尿素)......
为阐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花后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大田种植扬两优6号、武运粳24和旱优8号3个水稻品种,自移......
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地上部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迄今为止,关于水稻根际生态系统对土壤干湿交替变......
为探究缓/控释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180 kg hm–2施氮量基础上,采......
本研究旨在阐明干湿交替灌溉影响水稻产量的生理机制。大田种植3个当地高产水稻品种武运粳24(粳稻)、扬两优6号(两系杂交籼稻)和甬......
<正>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
水分和磷肥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磷浓度有较大影响,但不同灌溉方式影响土壤磷浓度进而调控......
在太湖流域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干湿交替节水灌溉与控释肥(控释BB肥与树脂包膜尿素)施用对稻田30 cm深土壤渗漏水总氮(TN)、铵......
水稻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和优质是其生产的两大主要目标。水稻也是农业上的用水大户。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下,研究干......
为探讨干湿交替灌溉与施氮水平对水稻根系内源激素水平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连粳7号为材料,采用防雨棚土培试验,研究3个灌溉方式:浅......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稻田CH4和N2O的排放规律、综合增温潜势和综合排放强度,以期获得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