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海面相关论文
本文结合海图基本测量实例,总结了水位数据预处理、基准面确定、水位精度评估等实施步骤及技术细节。余水位同步变化曲线与精度评......
近日,笔者在国家海洋局烟台中心海洋站了解到,该站下属的烟台、荣成、龙口、蓬莱4个海洋站长期的潮汐观测资料表明,自1981年以来,......
此文通过对形成潮汐半月不等原因的分析,指出了现有航海学教学中关于用潮信资料法计算副港潮高公式的不妥之处,并引出正确的计算公......
制定了比较全面的测高数据编辑准则,改善了地球物理改正模型的精度;系统地统一了不同测高数据的基准;研究并实现了多种测高数据区......
确定基准是研究地壳垂直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讨论均衡基准特点的同时 ,指出了其在研究我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中可能带来的不......
本文以短期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的确立方法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在《防城港及附近》基本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了确立L值......
由于地球和月球或太阳之间相对的天体运动而引起海面的椭圆形周期性运行,不是高于就是低于平均海面。海面的上下运动称为潮汐,海水的......
提出以平均海面作为基本海洋垂直基准的思想 ,讨论了现有基准定义的意义 ,及水深在椭球面基准、大地水准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平......
通常利用平均海面所求某点地壳垂直运动是一种视运动,如若干年平均海面实际升降变化为V,陆地实际垂直运动为U,则视垂直运动为(U-V)。在推定地......
验潮站观测的海面高度数据是监测海平面变化以及确定平均海面时常使用的重要基础观测信息,针对平均海面以及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在......
建立了计算平均海面及其变化的动态抗差模型 ,并把它与计算平均海面的平均值法、抗差法和动态模型法作了实测数据的计算和比较 ,表......
本文根据东经100°~170°,北纬0°~50°的西北太平洋海域1930~1990年的大量海洋和气象资料,以深海等压面1000,1500,2......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完善,以及海洋工程的日趋增多,对于区域海洋无缝垂直基准建模及其转换精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针......
针对海洋测绘中的深度基准面,探讨了格网化和无缝连续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方法,使用自编潮汐获取工具计算出以10km为间隔的黄渤海海区......
本文联合多代卫星测高资料,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共线平均算法的交叉点确定方法,利用多代卫星的交叉点平差,削弱了径向轨道误差;......
研究了利用SVR进行平均海面高格网化的方法,并结合平均海面高数据的特点,确定了格网化半径;利用Surfer11软件中几种数据插值方法,......
论述了卫星测高空间技术的主要特征、科学意义及其在军事和经济建设领域的重要价值,阐明了国内外测高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利用卫......
海面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最近100多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洋上层水体受热膨胀,陆地冰川加速融化,致使全球海面持续上升。海面......
地壳垂直运动可直接由几何水准重复联测求得,但重复联测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本文给出了由验潮得到的平均海面变化推求地壳垂直运动的......
由于潮汐、船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拖鱼入水深度不断起伏变化。为了研究观测面的起伏变化对测量数据精度的影响,在某海区进行了一个......
大河口海面水位的升高对江河防洪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当今海面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需要顾及.以长江为例,介绍有关研究对今后海面上升......
由验潮资料求得的平均海平面变化包括绝对海平面变化和地壳垂直变化两部分。采用沿海符合均衡原理布设的验潮站资料 ,经各站取平均......
通过对福建沿岸多年来已有的当地平均海面高程资料和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联测成果,分析并研究了福建沿岸主要验潮站的当地......
为剖析时移效应对长期平均海面传递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时移效应的数学模型,接着基于中国海区验潮站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时移效......
给出了平均海面同步改正法中异步效应及余水位引起的误差的表达式。对中国沿海3组典型验潮站进行了数值计算,统计分析了异步效应与......
海平面变化直接影响全球天气及长期气候的演变,是环境科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海平面变化也是地球动力学、动态大地测量......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近40年来我国海洋潮汐的研究获得显著进展。本文分别对潮汐的分析、推算,潮汐谱估计,平均海面,潮波理论和数值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潮汐......
基于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的数学模型,对短期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实例对所提方法和《海道测量规范》中......
为更好研究长江河口段平均海面的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过......
至"十二五"末,江苏初步建立了由JSCORS,B、C级GNSS大地控制网和一、二等水准网,分辨率为2′×2′、精度为±3.0cm的似大地水准面构......
选取4组不同的潮汐分潮,包括8分潮和13分潮,基于动态抗差模型对南海北部海域周边北海、海口等8个长期验潮站20年以上的日均水位序......
基于最低天文潮面的定义和算法,以中国沿海14个主要长期验潮站多年的潮位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最低天文潮面在中国沿海海区的适用......
分析了理论最低潮面定义的可能最低潮面含义,研究了定义实现算法的差异,发现了长周期分潮改正公式的错误。验潮站深度基准面的重新......
对我国沿海葫芦岛、秦皇岛、坎门3个验潮站进行了19年潮汐总体分析,计算了分辨率△σ≥0.0022°/h的472个分潮的振幅和位相;依据得......
考证了"平均海面转测误差不得大于10cm"的由来,分析了提出该精度指标的历史背景及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议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
水位控制是海底地形测量资料处理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潮汐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则是提高水位改正精度的关键。针对当前自容式压力验潮......
本文系统分析了海洋测绘垂直基准在海洋勘测、海洋开发海洋权益维护中的迫切性,提出我国海域无缝垂直基准构建的方法、实施的具体......
同步改正法因其特点和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平均海面传递,文中从平均海面的理论定义和实际计算两方面出发,对同步改正平均海面传递法原......
系统分析了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分类及其在海洋空间信息表达中的作用,论证了现代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体系模式。阐述了无缝海图深度......
给出了常用平均海面传递方法的假设条件.以中国沿岸典型验潮站为例,统计不同同步时长下各传递方法的精度.统计分析表明,同步时长在......
文中针对黄河口的自然特点,探讨海岸带调查探测地貌的作业措施.根据1958年在当地作业的体会,介绍平坦海岸大面滩涂的定位方法;提出......
在我国海洋测绘采用的多个基准面的复杂进程中,垂直基准的建立与实现已开始初露端倪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海洋测量垂直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