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史相关论文
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特大城市,是东北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沈阳的戏曲艺术在东北戏曲历史上最具有代......
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建坤博士撰写的《关汉卿研究学术史》于2008年底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勾勒七百多年来关汉卿研究的发......
碑刻所载戏曲史料往往都比较零散,也多无密切关联性,但为中国剧场史、演岀史上重要话题的研究提供过关键性材料,所以其文献价值不......
<正> 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相交的年代,在我国的剧坛上,有一批在風格上近似湯显祖的戏曲作家,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
《万事足》传奇是冯梦龙现存戏曲作品中除《双雄记》外,自署“新编”的另一部剧本。大多数戏曲史论专著都列《万事足》为冯梦龙创......
建国以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古代与当代戏曲史学著作已经出版发行,近代史著作空缺的遗憾直到2011年7月才由贾志刚主编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始自1951年至1965年的中国戏曲研究院时期,迄至2012年,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更迭变化。......
【正】明杂剧的剧场演出问题一直为古代戏曲研究的薄弱环节。今天看来,和具有市俗化、全民性统一舞台的元杂剧不同,明杂剧不仅名称......
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第十一届全国戏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2015年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
前言明治时期以来开辟日本近代“中国学”研究的“京都学派”的诸多名家中,有狩野直喜(1868—1947)、久保天随(1875—1934)、铃木......
在有关唐末五代题材戏曲的发展演变中,从元到清出现过断层现象,明代讲史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在接续戏曲本事和孕育再生新戏方......
一座梅欧阁,见证了南北两位艺术大师的交流与合作;一位实业家,成就了戏曲史上一段南北交融的佳话。我们在惊叹于梅欧精湛艺术的同......
我写这篇短文,是为了要向中国的戏曲工作者、研究家以及有兴趣的戏迷观众等等,推荐一本值得一读——对许多专业人士更是应该精读的......
本文通过朱双云的个人著述及《戏杂志》、《申报》等戏剧史料,概述了朱双云的生平经历,并较为详细、完整地梳理了他从事戏曲事业的......
长期以来,论及戏曲研究,学界的眼光和视野往往着眼于古典文学之下的戏曲作品研究和王国维开创研究范式的戏曲史研究。虽然建国以来......
<正>2015年10月16日—18日,第十一届全国戏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2015年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各......
但凡戏剧学的研究者,对戏曲史的著作肯定不会陌生。从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这一戏剧戏曲学的奠基作以降,中国几代学者前赴后继,在这一......
明清曲师是戏曲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群体,他们同剧本创作、演员培养、剧本的舞台搬演、戏曲的传播交流等方面关系至密,主要表现为:......
钱谦益一生交游众多,著述丰富,还藏有珍本古籍众多,目前学界对他诗歌、文学、藏书,甚至儒道思想方面获得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相......
摘 要:刘清韵是晚清著名的女性戏曲家,一生著作颇丰,她的十二部戏曲作品大都源于自己已有的短篇小说、逸闻随笔或自身所见所闻的真人......
《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可以一言蔽之:元代戏曲之殿军,明清戏曲之先声。高则诚如同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巨人但丁,站在时......
魏良辅是戏曲史和音乐史上著名人物,其身份、生平和对昆曲的贡献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笔者在此综合多种学说和材料,进一步提出他是......
乾嘉时期是一个传奇创作的余势时期,或曰昆曲演出活动衰落的时期,或曰地方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
齐如山是我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剧作家和活动家,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位文学大家,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
我国戏曲界对业余表演者有一个习惯性的称谓,曰“票友”。票友无疑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个十分独特的演艺群体,他们主要以业余者身份所......
在中国的戏曲史上,有关“锣鼓经”的记载枚不胜举。“锣鼓经”又称“锣鼓点子”,也简称“锣经”,有的地方戏也叫“打击乐”,是戏曲艺术......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戏曲教育与其说是艺术教育,不如说是文学教育,这和传统的“曲文学”研究观念密切相关。在过去的研究中,戏曲的......
清代中叶,以昆曲为主的戏曲活动盛行大江南北,上至宫廷,下至平民,无不以观看、欣赏戏曲为乐事。由于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于戏曲的喜爱......
“南戏先熟”还是“北剧先熟”是中国戏曲史上极为重要的问题。《张协状元》作为南戏最早的剧本,它的成书年代早到何时就成为研究争......
燕家台的腔儿、西斋堂的戏 山梆子的传承自上而下,自西北流向东南。说河北梆子与山梆子不是近支,是从不同的两条路流传到今天。河......
著名戏曲史学家周贻白老师是 1977年不幸病逝的。我获悉这一消息则是 1982年在山西太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的梆子......
元高安道的《嗓淡行院》是治戏曲史者每每引用的一篇名作,这篇散曲中所透露的众多戏曲与俗文化信息只有《庄家不识勾栏》、《拘刷......
元杂剧《东堂老》是秦简夫的代表作.被现行几种文学史或戏曲史论著中列为元代后期杂剧的重要作品,颇受重视. 但对这部作品的基本思......
2013年12月8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于广州逝世。红线女用了一辈子的时间,为中国戏曲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了缅怀粤剧一代......
清中叶是折子戏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折子戏主要包括昆剧折子戏和花部折子戏,主要收录在《缀白裘》中。这个时期的折子戏与全本戏......
吴梅在中国戏曲史上,‘是李渔之后最杰出的一位“昆剧全才,是曲学的集大成者’。”(1)他不仅以一种严谨的学术研究姿态来对待戏曲......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中国第一部戏曲史论著.该书以宋元时期的戏曲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戏剧之渊源及演变过程,并对......
明代散曲家史立模,字季宏,号雁峰,浙江余姚人。其卒年及家世,似未见有学者论及。作者查阅大量资料,辨析了曾担任太仆寺少卿的史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