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潮派相关论文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我国早期银幕上曾出现过两部根据日本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片。 1926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
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基本创作主题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剖析,而对利己主义的暴露和批判,又是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的内核,也......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等.其中的鼻子更是受到当时文学泰斗夏目漱......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无论是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在叙事技巧的构......
近代日本文坛新思潮派最为代表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其文学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尽管文字不多,情节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主题深刻,艺术水准......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述评刘振岚自从本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经过“新思潮派”与“动力派”之间一场论战之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正> 时代的闭塞与大正民主运动 明治末期到大正时期这段历史,是充满激荡与平和、闭塞与明朗对立存在的历史。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鼻子》是其取材于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禅智内供鼻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的过程,......
在 2 0世纪 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 ,“新思潮派”的理论贡献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的认识。60年代......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短篇小说家 ,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新思潮派的文学思想和主要艺术特点。他的前期创作......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无论是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在叙事技巧的构......
<正> 鲁迅与日本文学的联系,不能说很密切;但总因为中日两国有着文化因缘,政治经济的纠葛也多,鲁迅本人又长年留学日本,而且是在日......
短篇小说《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作者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寓言式的悲喜剧故事。作者以主人公鼻子长短......
<正> 三岛事件一九七一年十一月,日本风靡一时的小说家三岛由纪夫领着他组织的“盾会”四名成员,侵入东京市谷陆上自卫队驻地,宣读......
<正> 本世纪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是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除一些“现代史”著作有所论及外,几年前出......
清末京师大学堂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促使了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引发了知识分子活动空间的转移:由“......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第四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同人为主而组成的"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新思潮派"是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流派纷繁杂陈......
鲁迅与芥川龙之介、菊池宽历史小说创作比较论王向远研究鲁迅的小说创作,不能不谈鲁迅的历史小说创作,而要谈鲁迅的历史小说创作就不......
浅析芥川龙之介及其《罗生门》辽宁大学外语系王晶芥川龙之介所处的年代,正是日本的大正年代。大正三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作......
<正> 日本新思潮派的旗手和主将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一位饮誉日本和世界文坛的作家。他是一位有良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家......
20世纪上半期尤其是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调......
<正>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的著名作家,以写短篇为主。他出生在东京一个农场主家庭,出世不久,由于母亲精神失常,......
【正】 1916年2月, 日本《新思潮》杂志刊出了一篇题为《鼻子》的短篇小说,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大学生。这篇仅四千来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