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谦相关论文
北洋海军副将、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军前正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桩疑案,引起了长期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方氏的被杀是罪有应得,“......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南阳湾外的丰岛附近海域不宣而战,对从该处经过的中国舰船发动突然袭击,揭开了甲午战争海上战场......
北洋舰队是清廷投入最多的一支舰队,也是军费最有保障的一支军队。舰长等中高级军官拿着相当于如今几十万的年薪,但高薪带给北洋舰队......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吗? 有人说,一切历史归根到底都是当代史。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历史,无非就是人们根据现实的需......
方伯谦是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 ,1 894年 9月 2 4日 ,因临阵脱逃等罪名 ,被清廷军前正法。自方氏问斩后 ,为其鸣冤叫屈者代有其人 ,......
一 光绪三年(1876年),严复与林永升、刘步蟾、方伯谦、马建忠等成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出洋留学生。他虽然被派往国外学习军事......
方伯谦之死丰岛海战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枪这次海战中,中日两军的战力对比很不公平,中方各舰吨位相加尚不及“吉野”一舰、舰龄也老......
方伯谦(1853—1894),福州人,历任北洋水师威远、济远舰管带,累迁至副将。在甲午中日丰岛海战中以一敌三,受嘉奖;而在黄海海战后,竟......
【正】 黄海海战后第七天,“济远”舰管带副将方伯谦以“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之罪,被清政府处决于旅顺口。对方......
<正>近代中国与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中国的国门是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洞开的,这也注定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和不幸,使得近代中......
编辑先生: 方念祖确实不是我方家子孙,有家谱为证。我写的《我为伯公方伯谦鸣冤》一文中,已有说明(见《日本研究》1988年第2期)。......
《为我伯公方伯谦呜冤》一文,在本刊发表后,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或来函,或来犒,各抒已见。现将政协鞍山市委员会文史办郑守政同......
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以下简称《北》剧)的播出,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在近年所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北》剧可算佼佼者。......
经历了近百年的研究与争论,对方伯谦案件中有关“济远”舰在丰岛海战中的表现,及黄海海战中“牵乱船伍”、“撞坏扬威”等问题,已......
甲午海战,海军将士,战勇死烈,北洋海军战败,系由于政略战略错误,快船快炮太少。实人谋之不臧,非缘战阵之不力。而大臣诿过,方伯谦......
【正】 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济远号管带副将方伯谦,以“逃军”罪被杀,是冤案或是罪有应得,本文将根据近年新发现的广甲号管轮卢毓英以......
【正】中日甲午海战中济远号装甲巡洋舰管带方伯谦,是唯一参加过两次甲午海战的管带.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1894.7.25)的丰岛海......
1982年5月由北海舰队旅顺基地某部在黄海水域打捞上来清代“济远”舰后主炮和罗盘并分别展出在大连旅顺历史博物馆和北京军事博物......
当人们步入福州马尾昭忠词瞻仰先贤忠烈时,都会在一张巨幅照片前驻足良久,这是1877年我国首批留英海军生黄建勋、蒋超英、林永升、......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朱紫坊,有座中国国防部长题匾的“方伯谦故居”。获此殊荣的方伯谦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代名将,也是中日甲午海战......
【正】 这是一桩历史的冤案。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第六天,硝烟未散,济远舰管带(舰长)方伯谦即被正法。清帝......
【正】 戚其章同志在《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发表《方伯谦被杀是一桩冤案吗?》一文,对拙作《丰岛海战》(《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百岁老人杜渐离,他的父亲杜仲,是当年北洋水师中的一名军官,先在广乙舰上当枪炮二副,后又调到致远、来远上当二副。更为宝贵的是,老人不......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为方伯谦翻案热。郑守正先生的《再论方伯谦被杀是冤案》一文是翻案文章中颇具代表性之作,但该文所提出的“方之......
【正】 历来许多历史记载都几乎一致说牙山港海战「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惧战先逃,以致牙山战役失败。黄海战役,也是记载「济远」舰......
甲午中日战争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黄海海战后被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对此,以往的史料中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记载。一些......
【正】 代理北洋舰队提督刘步蟾于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三日以丁汝昌名义致李鸿章报告黄海海战经过的电文提出方伯谦的罪名有三:1、......
【正】 甲午中日战争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两次畏敌带舰先逃,被李鸿章处死于旅顺。后来,有不少人为他鸣冤。近年以来,我研究......
黄海海战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被清政府以"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罪名正法.一百多年来,方伯谦罪名问题成为争论......
<正>邓世昌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港商 过去一些宣传材料中的邓世昌其实并不全面。真实的邓世昌是一个人情世故通 达的高级军官。......
<正> 方伯谦(1852—1894),字益堂,福建侯官人,1871年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学生。1877年派赴英国留学,入格林尼次海军学校学习。1......
1894年4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受命赴朝鲜帮助当局镇压农民起义。方伯谦在朝鲜仁川,亲见日本军事动向,预感中日之战,在所难免,于是上......
中日甲午战争已届百年。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了。由于中国传统的“以胜败论英雄”的观念。使战争......
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被清政府正法。有关方伯谦是否属罪有应得,史学界曾有过争议。本文作者就争议集中......
《北洋海军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是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海军法规建设的重要成果,它标志着北洋海军......
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于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后被李鸿章奏请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百余年来一直众讼纷纭。本文根据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