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义相关论文
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讲往往是困难而枯燥的,怎么样才能将不受大学生们待见的古代文学课程上得生动有趣呢?这恐怕是每一位教授......
孔颖达(574—648年),字冲远,冀州衡水人。贞观十二年(638年),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乃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和宋代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两部重要的著作。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称《毛诗正义》为《诗经》研......
对《诗经》编定的讨论,司马迁“孔子删诗”说具有奠基性。郑玄接受此说,但认为《诗》曾为周初大师编录,最后为孔子编订成书。《毛......
笔者对《诗经》最通行的阮刻《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和据清代武英殿本影印的朱熹注本《诗经集传》十五国风的正文进行了细致......
孔颖达对《诗》的阐释绾合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对传统《诗》学的接受做出取舍并加以创新和超逸,建构了自......
《毛诗正义》在“疏不驳注”的原则下,既要面对注与注、注与经之间的抵牾不通之处,同时还要显示出自己的学识和观点来。在此两难的处......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
《诗经》的注疏文献颇多,“十三经”各注释本中以阮刻本《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其冠列经史子集的经部之首,故本文研究选用阮刻本......
本文对作为《毛诗正义》主要训解形式之一的"串讲"作了具体分析,认为串讲主要是对经、序的串讲,并有其具体的体式与方法。本文试将......
本文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毛诗正义》标点本的若干标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毛诗正义》对《诗经》中的文学因素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它较详细地探析了《诗经》作品的篇章结构、章旨以及前后篇章之关系,深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毛诗正义》是中国诗学史、美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统一了南、北经学的分歧,对传统《诗》学研究作了大胆的解构,用全新的视......
《毛诗正义》对汉魏晋南北朝的《诗》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详细的阐释,其对"四始"和"六义"的再阐释值得关注。虽然其阐释体现出或多或......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按照海太宗“疏不破注”的原则,以《毛诗传笺》为准绳,以隋刘焯、刘炫的义疏为稿本编撰而成。一般认为《毛传》......
《毛诗正义》在《诗》学理论、《诗》学方法和《诗》学品格三个维度为宋代《诗》学的新变提供了可供更新和强化的基因,在唐代《诗......
<正>引言《妒记》探究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性别不平等中两性婚恋与话语权问题。传统男性存情于功名,或得多妻妾;女性则须三从四德,居......
孔颖达时常以修辞解经释传。在解读修辞时,他不仅沿用前代修辞用语,还新创诸如"韵句""省文""足句"等修辞用语,《毛诗正义》修辞理......
"情志一也"是孔颖达诗学、美学思想的核心,其在前人诗学思想基础上作了审美超越,把诗歌本质到底是"言志"还是"缘情"的问题做了全面......
孔颖达《毛诗正义》统一了南北经学,在唐代政治与多元文化格局下,重振了儒家经学的政教传统,发掘了《诗》文本深厚内蕴,剥去历代对......
<正> 一、《诗经》编集的音乐分类关于《诗经》的分类,曾先后出现过六诗、六义、四始、四诗等说法。“六诗”之说源自《周礼·春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毛诗正义》研究有如下主要特点:前期的《毛诗正义》研究是角度多成果少,属于试探性质;后期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司马迁首倡"删诗"说。从孔子所言"正乐",到司马迁所谓"去其重",再到王充、项岱的"删诗",其内涵不断变化。孔颖达仍持"删诗"说,齐威......
<正> 在《诗经》创作中,“赋”同“比”·“兴”一样,都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是诗人借以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概括的重要艺......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主撰的《五经正义》之一,作为唐代以前《诗经》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材料,对其进行挖掘和整......
绪论:自“五四”运动至今,《毛诗正义》的研究经历了“沉寂”、“复苏”、“发展”和“小高潮”四个阶段,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正>"物感说"的理论核心是"感","感"具有双向互动性,"感"而有应。而且,"感"在"兴"先,其哲学思想源于《易经》,感之本源是"气"。作......
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是诗经汉学的集大成者。郭绍虞先生认为孔颖达已经将"诗言志"中的"志"同"诗缘情"中的"情"统一起来。其实,诗......
孔颖达对比兴的阐释,从儒家经学美刺、教化的樊篱中超脱出来,赋予其文学观念、美学观念,并且在中国诗学史、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兴......
唐代著名经学家、美学家、文学思想家孔颖达编撰的《毛诗正义》,在中国《诗》研究史、诗学史、美学史、思想史上都是一部划时代的......
<正>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又作冲达),冀州衡水人,孔子后裔,唐代著名经学家、教育家,其在经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奉诏编纂《五经正......
《毛诗正义》单疏本,可分为两大体系:唐写本和宋刻本。唐写本包括已发现的敦煌残卷以及保存在日本的残卷。宋刻本中,北宋淳化刻本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