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赋相关论文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
摘要:在唐代诗歌中,音乐诗的艺术成就以三位诗人居高:白居易擅以常物设喻,朴实又不失自然;李贺以凄艳怪异的意象笼罩全篇,弥漫着浪漫主义......
六朝时期音乐舞蹈艺术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中进一步发展 ,上层统治集团对各民族乐舞艺术普遍喜爱 ,因此极大地促进了乐舞赋的繁荣......
先唐音乐赋在创作时追求以“和”为美、以“清”为美、以“悲”为美、以“自然”为美等审美倾向。在这些审美风尚的影响之下,先唐......
王褒《洞箫赋》在枚乘《七发》首发的基础上,开创了音乐文学的写作程式。南朝始有音乐诗,然难出宫体文学的窠臼,重娱乐、尚写实而......
本文主要通过对汉代《洞箫赋》与《长笛赋》中关于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形式的审美追求以及“盈欲”的乐教新境界的等新型音乐观念......
<正>王褒是西汉重要的辞赋作家,所作《洞箫赋》,可谓赋史上乐器描写的开创之作,对后世马融《长笛赋》、嵇康《琴赋》等均有一定的......
期刊
《洞箫赋》和嵇康《琴赋》分别反映了"以悲为美"和"以和为美"的审美趣味。前者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反映了较浓的娱乐色彩;后者以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