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惠相关论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出版了我的《蔡元培传》,印一万册,十四年未曾重印。我的想法是,书已写,我的话已经说了,反应还算不错,我......
考证,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求得事物的真相。它属于历史研究的基本功。遇到一个有待考证的题目,应该怎样着手进行,才能得出正确......
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叙事中,我们似乎很少看到梁启超的名字。或者他当时尚在欧洲游历考察,不在国内,没有直接参与到运动之中;或者五四......
俞大维晚年曾回忆说:“十八岁,我进入复旦大学预科,跟王宠惠先生念名学。”俞大维十八岁进复旦预科,时间是在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复旦那......
他曾出使英国和国联,后来官居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然而,他远没有伍廷芳顾维钧王宠惠王正廷等声名显赫,甚至有人称他是“被遗忘的民国......
他具备了最高的品德和精深的法律知识,对于最复杂的案件,都易于掌握问题所在。他深受中国古老文化的熏陶,也由衷地接受西方文化。......
对于郑毓秀这个名字,今天的绝大多数读者,大约都会感到陌生;但在民国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法律界,郑毓秀却是一个叱咤风云......
1937年的中国是孤独的,王宠惠同样也是孤独的。那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并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7月9日的那个早晨,南京酷暑难耐,刚......
该文分为两部分,分别选取王宠惠于1912年1-3月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和1921年11月-1922年2月间担任华盛顿会议中国政府全权代......
摘 要 王宠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和外交家。他早期的国内学习经历和后来的海外求学经历,对其法律思想的形成和法律实践的实施有......
王宠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不断侵略,他积极开展对日外交,谋求两国关系的调整......
王宠惠是国民党元老、著名法学家和外交家,抗战时期任外交部长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是蒋介石的首席外交智囊。他与苏联谈判签订......
王宠惠在近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建设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参与了民国时期刑法、民法的立法、修订工作。本文研究了王宠惠的生平,总......
王宠惠早年在孙中山的带动和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追随者;辛亥革命时期是二人在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时期,王......
全面抗战初期,王宠惠作为外交部长主持南京政府外交部进行了多元的外交活动.主要是:积极争取对日直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澄清事实......
在中央政体模式和司法诉讼体制上,王宠惠主张照搬英国传统的内阁制和“一元制”,而在地方制度上却主张承继清末以来的制度遗产,并......
民国法统“祖师爷”1949,风云突变。1月14日那天,针对蒋介石意在求和的元旦文告,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郑重提出:为迅速结束......
王宠惠(1881—1958),是清末民初的第一代法学家的杰出代表,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家。1921年他当选为设于荷兰海牙的国......
王宠惠是一位在五四时期十分活跃的历史人物,五四运动爆发前,他是和平统一、宪政救亡、国民外交等诸多社会思潮的积极鼓倡者;五四运动......
主权思想是王宠惠外交思想中重要的内容。他的主权意识萌芽于青少年时代,自1912年王宠惠开始踏入民国外交舞台之后,其主权思想通过......
20世纪前半叶中韩两国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打败日寇取得了胜利,这是两国共同的历史经历。抗战期间,两国人民共同抵抗......
1949.风云突变。1月14日那天,针对蒋介石意在求和的元旦文告,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郑重提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
胡适似乎对王宠惠有些不满。1961年4月1日.在同当过王宠惠特别护士的徐秋皎谈起王宠惠时,胡适说:“过去我和亮畴(王宠惠字亮畴)先生闹翻......
王宠惠早年在孙中山的带动和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追随者;辛亥革命时期是二人在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时期,王......
【正】张仁善编,74.9万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广东东莞官涌乡人,东吴大学法学院名誉博士。童年时......
<正>1922年直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是个多事之秋,连续几届内阁短命倒台,其中曾被社会舆论看好的"好人政府"更是以短暂的执政时间......
<正> 1922年《努力周报》第二号发表了一篇《我们的政治主张》,在这份“宣言”上共同签名的有十六人,其中包括蔡元培、李大钊、陶......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东莞地处华南重要战略位置,成为东方主战场的组成部分,东莞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
【正】 一九三四年(民国二十三年五十六岁) 1月4日罗文干抵港晤胡汉民。①1月6日张学良、陈策、简又文抵达香港。张等登岸后即访问......
<正>内乱不休、国力不振,再加上当时的北京政府准备不够充分,使得中国争取法权自主的谈判无果而终。虽然王宠惠等极少数外交人员百......
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曾经将中国革命划为三步,1906年他撰写的《革命方略》中提出了“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
20 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风云开阖,波谲云诡。一方面,是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方面,是拥兵自重的军阀争权夺地,......
<正>北洋大学堂于1895年建立,因为是应国家急需,兴学救国刻不容缓,因此当年建立,当年招生。盛宣怀在建立北洋大学堂的请奏章程中就......
<正>经过血雨腥风的百日变革,戊戌维新如一叶挣扎于惊涛骇浪中的扁舟,悲剧性地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维新主将梁启超于仓皇间乔装易容......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在宪法、民法、刑法等诸多领域中都有建树,王宠惠先生曾经对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进行过详细解读......
<正>法统,即法律体系,也就是一座以宪法为根基,以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为四大支柱的法律大厦。民国法学界元老王宠惠,终其一......
民国初年,伴随着各种争取民主、自由、独立思潮的影响,风云激荡的国民制宪运动蓬勃展开.在这场国民制宪运动洪流之中,涌现出一大批......
<正> 如果要用几个字简要地概括抗战前期国民政府的抗日战略的话,“苦撑待变”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一战略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