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话语相关论文
现代性中国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中国化的逻辑表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升华,是现代性话语的中国版本。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
“重述神话”是2005年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的世界范围内的创作出版活动,其中《碧奴》《后羿》及《人间》是3部以中国神话为母......
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意识形态问题。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思想理论界就该问题进行了......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研究正在走向一种新的宏伟叙事,这就是以现代性为核心概念来重述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文学地图。从更广的......
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中篇小说《芝麻》书写女主人公芝麻进城打工并追寻城市现代性的个体经历.小说揭示了农村打工女性遭受的阶级和......
王光明:最近几年,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是现代性的讨论。这应该说是个老话题,以晚清开始,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个讨论一直伴随......
关于现代性的文化研究,近年学术界常常以“现代性的张力”、“流动的现代性”以及诸如“混沌的现代性”、多元现代性、另类现代性、......
[主持人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河北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
现代性话语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主导性法学意识形态之一。中国法学现代性话语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法学现代性理念和制度的接纳与抗......
人工智能的语言内核并非直观化的技术样态,而是以“生命的算法”为核心的现代性话语。人工智能的产生,见证了启蒙运动以来追求成熟......
在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和中国迅速走向全球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话语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公平的现象:关于现代......
本文简述的现代性话语的出场语境及其演化,从现代性话语与美学的关系考察了美学现代性中西内容的异同,并由此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美......
期刊
研究晚清现代性话语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时,应该对报刊的作用和地位予以充分重视。传播现代性话语,是晚清报刊的自我定位。晚清报刊的......
<正>贾平凹《山本》以涡镇为叙事聚焦和省思历史的视点,祛除现代性话语遮蔽,直面现代历史的原初情境,建构真正属己的意义世界和美......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言说寄寓了这一群体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但是他们以历史理性为根基的各式现代性方案却受到激进革命的无......
现代性话语下的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权威性,而更加突出了个人需要,使青年价值取向容易出现偏颇。因此......
作为'文革'后文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之一,'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反封建'话语,在对20世纪初......
五四运动的话语在时代更迭中磨砺出了三种不同的话语系统:革命性话语、现代性话语、后现代性话语。不同话语体系下的“五四形象”,......
审美交流的危机,潜藏在现代性话语的深处,这在中西方皆然。现代性在开拓着辽远的物质疆土,文化物化了。物化窒息了交流的审美声气,并破......
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场范围广大的思想运动。尽管时至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再显赫而归于表面的沉寂,然而,它的影响将会深入、持久......
当代文化语境中,席勒的悲剧理论、诗学理论、崇高理论、美育理论通过审美批判的张力拆解了传统政治中心、修正了现代政治理性的失......
一、“伤痕小说”的幽灵在“文革”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伤痕小说”以其对“文革”伤痕的展示引发了异乎寻常的巨大的社会共振,......
清末民初,美国商会数次诚邀华商访美考察,事不果行。一战爆发,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美国欲重构世界秩序,中国期以新国家身份走向世界,......
"对于"中国"认同来说,历史是内在于现实之中的,从对儒学传统的天理世界观的追寻到对鲁迅地下的"鬼"的世界的体认,汪晖继承的是"不......
就王德威现有的在内地出版的研究成果①而言,作为文学史家只能说他选择了他的线路,意在突出内地文学史家未曾突出的文学经验;同理,由此......
习近平哲学思想的现代性话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哲学思想包含着四重现代性意蕴:促进......
本书是“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中的一部,力图从中国的现代性的角度对底层叙述进行系统的研究。本书从概念辨析、理论阐释......
乌托邦、空间、文本、阐释这些概念充斥在詹姆逊著述的各个角落,其内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足以令人望而却步。此刻我们将之并置一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分析了现代性话语建构中民间叙事的功能及其局限,认为在现代性独特的演进历程中,民间叙事不仅以自身方式顽强存在和发展着,而且以......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河北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 摘》、《......
<正> 1993年2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门前的广场上,安放了一座巨型的雕塑,它是罗丹的《思想者》,这座在中国大陆曾被无穷复制而家喻户......
<正>周云龙(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周老师,您对西方的中国形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可是,据我所知,学......
<正>中国的女性文学/性别写作的批评和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被认为是"显学"。毫无疑问,较之整个80年代在性别研究层面的勉强、......
<正>对"巫女"①的定义与内涵,本人已在另一篇论文中做过具体的阐释:她们是指一批不被通常的道德伦理所认可,言行有悖于流行的社会......
<正>贾平凹是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共同成长起来的重要作家,在新时期文学的重要思潮和流派中,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的《商州初录》......
<正>一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学者们立足于话语言说的内部机制,对中国文论现状进行了综......
现代性话语是引发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语形态,改写了乡土中国的形象。四川乡土小说已有80多年历史,乡土以相当具有差异......
<正>本文是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一个批判性反思,指出90年代流行于中国文论界的几个主要文学批评和理论......
<正>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或译为詹姆 逊或杰姆逊)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的马克 思主义批评家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