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长臂猿相关论文
为了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种群保护、恢复及有效管理。本课题从食物营养和能量角度,研究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日能量需求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滇西的白眉长臂猿进行了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之后再无相关报道。该物种的分布和生存现状是中国保护生物学家较为......
人类的生产、生活对于植被及其赖以生存的生物影响日益显著,随着这种影响的加深,各种生物的灭绝与生境丧失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如......
危峰入鸟道,深谷写猿声。它们是荡越于丛林中的精灵,它们是极其罕见的濒危野生动物——白眉长臂猿: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目前不超过1000......
滇西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鸣叫主要发生在上午,最早开始于黎明时分,最晚则在下午16:30以后.平均开始时间为09:05,SD=109.......
2007年3月9日~4月6日,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片区调查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行为.设置利用和可利用样地各30个.对定性因子的检验和B......
通过温和的物理方法获得白眉长臂猿高质量的基因组DNA,EcoRⅠ和EcoRⅠ甲基化酶部分酶切后经回收、连接、转化、阳性克隆的保存,构......
1发病情况2014年7月初,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饲养的4只白眉长臂猿先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传染病症,自第一例发病开始到最后一......
以社区走访、现场察看、相关利益群体研讨会、保护区管理人员访谈和资料查阅、专家学者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了解高黎贡山赧亢生境走......
进一步加快实施物种零灭绝行动。在继续实施2013年安排云南蓝果树和白眉长臂猿等9个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的基础上,2014年又安......
2007年3月9日~4月7日调查了高黎贡山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的生境利用情况。对1雌1雄(均为成体)家群和1只雌性独猿跟踪观察。设置利用样......
本文报道了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在笼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经过笼养条件下3例白眉长臂猿繁殖结果的分析认为:舭舒环境、饲养、雌雄猿的配对以及......
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饲养的一只幼年雄性白眉长臂猿因被隔壁笼舍成年雄性白眉长臂猿咬伤左下肢大腿外侧肌肉,缺失约2.7cm,......
<正>历史上的高黎贡山在遥远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年代,大约1.2亿年前,来自地球深处的、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将一整块大陆一分为二,后来人......
为探究某动物园西部白眉长臂猿死亡的可能原因,无菌采集病死白眉长臂猿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纯化、培养特性观察、......
这是有关中国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的首次报道。2008年4月16日,在高黎贡山1天之内观察到1对成年白眉长臂猿的4次交配。白眉长臂猿......
为研究东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选择,自2006年3月24日至5月6日1,0月19日至11月29日在中国滇西高黎贡山(25°49'44″N,98°46'07......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亚洲灵长区初次尝试将2只成年的白眉长臂猿(1雄1雌)与2只成年蓝孔雀(1雄1雌)进行混养展示,该次混养尝试取得......
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隶属于灵长目(Primates)长臂猿科(Hylobatidae)。以眉毛呈白色区别于其它长臂猿的物种。该物种因种群......
2006年3月24日-5月6日,在高黎贡山赧亢片区共设置利用样地与可利用样地各30个,跟踪观察白眉长臂猿栖息地利用行为。定性因子分析表明......
以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秋两季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油重法等方法,测定风干样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
以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为研究地点,对1雌1雄1幼组成的白眉长臂猿家群展开为期4个月的持续跟踪.春季和秋季分别......
为了解白眉长臂猿的食谱及食物结构,分析食谱及食物结构年际间和季节间的变化情况,探讨白眉长臂猿对食物变化的应对策略及其适应机制......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
通过确定白眉长臂猿的取食特征及日取食量,探讨不同个体间和春、秋季间日取食量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影响日取食量和取食特征的因素,......
2007年3月9日—4月28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跟踪观察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的春季食性及取食行为,将其行为分为食果、食果汁和食叶。......
在患慢性腹泻的1只白眉长臂猿粪便中分离出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臭鼻亚种(K.pneumomoae subsp.ozaenae)和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大肠杆......
期刊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