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山相关论文
1962年,云南省博物馆在云南石寨山遗址发掘并征集到一批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古代青铜兵器,年代大约在西汉时期。其中一件阔叶形青铜......
铜鼓,是壮、布依、侗、毛南、瑶等民族的敲击体鸣乐器。因通身用青铜铸成而得名。 追根溯源 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
线刻又叫阴刻、刻纹、针刻、鐫刻,它是我国青铜时代一种特有的工艺,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多种装饰技术,如鎏金、错金银、镶嵌等相......
I 弟弟时常梦见自己的影子。 他在白天隐藏,却在有光的夜里, 成为追逐着他梦境,黑色的金属。 低声部像这个梦的嘴巴, ......
在此叙述的铜鼓,是鹿儿岛大学新田荣治助教授于1984年在泰国曼谷一家古董店中发现的。东京出光美术馆慧眼识宝,于1985年将其购买回......
前记据《史记》和《汉书》等文献记载,在汉魏晋时期有许多少数民族杂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当时中国的各个王朝如同其对待北方和南方......
本文介绍了古滇国的刻纹青铜器,对其来源、工艺、题材以及艺术特征做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滇国的刻纹青铜器是外来文化与云南地方民族......
刻纹铜器,即在器壁上用刀之类的锐器刻画图像的铜器,最早在河北、山东、江苏、湖南等地有发现,其时代据研究一般为春秋中期至战国......
青铜贮贝器按形制可分为铜鼓、铜鼓形、叠鼓形、桶形和洗形五类,在滇文化中产生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早、中期,结束于西汉......
以动物形象作装饰是滇文化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其涉及的动物形象有蛇、虎、豹、猪、鹿、兔、猴、蜥蜴、蟾蜍、鹦鹉、孔雀、马、牛、......
<正>前言在我国古代文献及现代考古发掘报告中,玻璃器也被称为琉璃器、料器和烧料器等[1]。战国秦汉时期,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珠饰......
由罗钰著述、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云南物质文化·采集渔猎卷》 ,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云南少数民族采集渔猎活动的方方面面 ,包括其......
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墓葬群出土的动物搏斗类青铜扣饰,动物造型写实、生动、劲健,富有生命之美与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
云南的青铜文化始于滇东北地区,兴盛于滇西地区,完成于滇中地区。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距今约......
【正】 云南省博物馆于去年十一月一日到今年一月四日继续清理发掘了晋宁石寨山的古墓葬群。共清理了十九个墓葬,出土随葬品经初步......
【正】 1978年11月,在牟定县新甸公社福土龙村后山坡上,距地面3米处发现铜编钟六件及铜鼓一件。铜编钟现藏牟定县文化馆。铜编钟六......
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邱钟仑沧源岩画是云南岩画中首先发现、规模最大、内容丰富多彩的岩画群。自1965年发现以来,好几位云南学者对......
1986年7、8月间,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广汉县三星堆相继发现两个约当商代(距今3200年左右)的古蜀国大型祭祀坑。出土了金、铜、......
<正> 云南的金石文物极为丰富,在已发现的铜器、印章、碑碣、摩崖、题记,有相当一部分记载了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人物和......
【正】 解放后,我省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晋宁、江川、安宁、昆明、呈贡、富民等地发掘了大批古墓,出土了近六千件“滇”文物。这些文......
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錞于述略幸晓峰已知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障于14件,其中环钮于1件,小障于(明器)1件,虎钮于12件。小于是1986年4月成都无线电机械工......
今天,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种用青铜制造,平面、曲腰、一端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表面铸花纹的古......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的青铜文化已近“夕阳”,而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青铜文化却刚刚步入“正午”。云南古代盛产铜矿,对此古代史籍中......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的酋邦制度──云南滇文化中所见的实例童恩正最近40年以来,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发现有了很大的进展。仅就铜器时代而......
<正> 葫芦笙是我国许多民族广泛流行的簧管乐器。它以瓠制成,故瓠、匏、葫、壶通称。瓠,为瓜类蔓藤植物所结的果实,不易长久保存。......
【正】 “滇”人是分布在云南滇池及其附近地区的一个古老部落。“滇”人所创造的文化,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
【正】 云南晋宁石寨山1号墓,位于该墓群五十座墓葬的中心区域,墓向统一向东,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6号墓即滇王墓约10米,地处下坡,......
【正】 "四飞鸟"铜鼓是我国战国至西汉时期南方铜鼓最典型的一种型制。我国以前的早期铜鼓,虽然已确立了以"太阳纹"、"云纹"和"雷......
一、前言本文讨论的三件青铜制人物屋宇模型器,分别出自云南晋宁石寨山M3、M6、M13,器号M3:64,M6:22、M13:259。M6是滇王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