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殿学士相关论文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天圣八年(1030)甲科前十名进士及第,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
苏轼(1037-1101),宇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是......
在重庆合川风景秀美的学士山麓立有一座八角亭。将近1000年前,北宋思想家周敦颐为它书名“养心亭”,并附之以《养心亭说》,使之名噪一......
五代时期的翰林学士,承唐而启宋,各项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与变革。五代的翰林学士虽然由于新的侍从秘书产生而地位相对降低,却......
【正】有宋一代文豪苏东坡,出生在祖国的大西南——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县),与古为燕赵之地的河北还有什么关系吗?有。不仅有,......
<正>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古雅的现代词"。它们由古代汉语直接进入现代汉语,虽经时代和文化变迁,但含义至今未变。"致仕"就是其......
一部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封建君权同相权斗争的历史。从唐末五代经宋代到明代是一个旧的相职被破坏新的相......
端明殿学士是五代时期的重要职官,是为了适应此时期复杂的政治局面,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历史上首次设立的。本文从史料出发,把端明殿......
端明殿学士是五代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举,标志着我国殿阁学士制度的诞生。处于初创时期的端明殿学士,其出身、选任、迁转都带有......
蔡襄不是洛阳桥的倡建者,此论似乎已无可争议。然而,近几年来尚有史学界、新闻界、文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其有关洛阳桥的著作中,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