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相关论文
虞世南,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出身东南世家大族,父亲虞荔在其幼年去世,过继给叔父虞寄,取字“伯施”。他的书法在南朝陈时初学智......
集合眾家對某一部書的注釋叫做集注,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個別部分進行補充再加上自己的見解,以便加深讀者的理解。“初唐四大家”之一......
唐代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虞世南作为唐楷的代表人物,其书法被后人追摹效法.其撰文并书的《孔子庙堂碑》虽几经焚毁......
[摘 要]初唐是中国古代书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上承魏晋六朝,下启中唐北宋,也是一个新的高峰,可谓是“书至初唐而极盛”。作为“初唐四......
四、欧、虞与贞观朝的书法活动虽然政治地位迥异,但欧、虞至少在书法上都得到了太宗的重视。贞观元年(627),太宗敕令欧、虞于弘文......
《七德舞》是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征战中七次大捷,在唐朝贞观年间由李世民自己作曲,魏徴、虞世南作词,专门组织排练的舞蹈。且是宫......
《汝南公主墓志》,全称《大唐故汝南公主墓志铭并序》,传为虞世南书;贞观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书,纸本墨迹,纵25.9厘米,橫38.4厘......
摘 要:本文以虞世南《蝉》、白居易《早蝉》和贾岛《病蝉》为例,初步探讨初唐、中唐、晚唐中关于蝉意象的变化,分析三首诗中蝉意象所......
元代的复古思潮推动了书法的全面复兴,其中的楷书也迎来了新变.元代楷书在回归『二王』传统归旨中,面临范本的缺失和颜体的障碍两......
基金项目:武警工程大学2019年军民融合专项课题项目(WJM201903)。 摘 要:著名书法艺术家虞世南《笔髓论》具有较深的佛教渊源,蕴含着......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褚遂良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
《石鼓文》:我国现存最古的石刻文字,用大篆在10块鼓形石上分刻有10首为一组的四言诗,记述秦国君游猎情况。《泰山石刻》:是秦始皇......
一《说文》释“兴”为起,“兴,起也”。[1]最早在甲骨文中出现的“兴”字,商承祚先生考为四手托物而兴起。他说:“象四手各执盘之......
虞世南是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艺术在唐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虞世南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为他的书法生涯铺平了道路,他历经......
初唐时期是继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个书法黄金时期,在书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无论是在书法作......
汉字书法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文字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汉代蔡邕《隶书势》云:『鸟迹之变,乃为佐隶,蠲彼繁文,崇兹简易。』赵壹《......
《晋书》有唐太宗的四篇史论,其中《王羲之传赞》,为中国书学发展史上较早且系统的一篇书法论述。唐初文人,大都经历陈隋两代,诸......
书法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书画家们也是众寿星中的“团体冠军”。书画家长寿,可以从历代书画家的寿命记载中得到证明:唐......
唐初平定天下.百废待兴.多数的初唐诗人都以儒家思想为主,积极入世,诗歌表现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词藻华丽,诗风宏放.例如以......
现在,中老年学书法,已成为一种风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把练习书法作为自己晚年生活中的“健身功课”、“消闲良方”。这是因为,写......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唐朝诗人虞世南描述蝉的著名诗章,其意是:蝉垂下自己的头,吸吮着甘甜的......
秋意渐深,秋虫也渐至衰亡。偶有夜静时,闻得三两蝉鸣。想起虞世南的那一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于是,又想起那小小的虫儿。 蝉......
虞世南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位列贞观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曾经称誉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愚以......
一、心摹手追自古学书多临摹,还没听说过哪一个人没有临摹过碑帖而成为书法家的。相反,凡是著名的书法家都是临摹碑帖的高手,历代......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是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rn虞......
在初唐书法的历史舞台上,横空出世地出现了有名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三个大师级人物,人称“初唐书坛三巨头”.......
我不太喜欢武侠小说,但却收藏着一轴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书法墨宝。 金庸先生这件书法作品是送给友人的草书条幅,内容是虞世南的诗......
欧阳询(557—641)与虞世南(558—638),同为冠冕唐初的重要书家,二人基本同龄,都有由陈入隋、由隋入唐的人生经历。人们在谈论这一......
隋代书法承上启下,南北兼融,开唐楷之先声.其间,智永法度谨严,运笔凝炼,遒劲丽美,气韵飞动,方圆参用,使转有法,上承二王楷法,下开......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陈武帝时生于广州,14岁时,因父亲据广州起兵反叛而遭灭门之灾,欧阳询因隐匿独免......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武德初年随父亲褚亮入唐之后,始终得到唐太......
观览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和低分作文,有的文章文通字顺,旁征博引,就是得分不高。究其原因是立意平庸,思想肤浅。掩卷深思,阅卷者所欣赏的......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令,故世称“虞永兴”。太宗称其德行......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太宗朝以忠正直谏闻名,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旧唐书》云其"博涉文史,尤工隶书"([1]),......
《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由虞世南(558—638)撰文并书,初刻于贞观四年(630)前后。碑石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孔子庙......
虞世南是初唐"书法四杰"之一,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平淡自然,细腻温婉,颇受学书者喜爱。如以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为范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