衄血相关论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因其皮肤表现出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特点,故中医将其命名为紫斑。对于ITP的诊治,......
期刊
目的 对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不同血热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血热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全文期刊......
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村村寨寨的槐花连成白茫茫的一片,林荫小道上弥漫着丝丝股股的清香甘甜。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采下一些槐花,为家......
知识吧 三七又名田七,别名又叫山漆、金不换、参三七、滇三七、盘龙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血参、人参三七、佛手山漆、蝎......
笔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事医药工作多年,感到朝鲜族中医一些特殊用药方法疗效很好,根基很深,历用不衰。现采其特色,辑之一二,奉......
秦某,女,32岁,1980年7月31日初诊。患者于1年半前行人工流产,术后乘汽车返家而罹“感冒”,尔后酿成崩漏。经某医治疗,崩漏虽止,每......
墨旱莲研究进展安徽省立医院胡世莲陈礼明刘圣(230001)收稿日期:97-09-01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牙齿......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主要产于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等地。春夏秋三季均可 采收、晒干贮存。药材以条粗长、......
血余炭为健康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又名血余、人发灰。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味苦;性平。以色......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之名方,由桃仁、红花、枳壳、生地黄、当归、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等11味药组......
阿胶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数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补血佳品。其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
马宝药性味甘、咸、凉。具有镇惊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神经疾患,配合其他中药主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态昏迷,吐血......
1一般资料rn本组收集的34例慢性肝炎病人,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0~65岁之间,平均34......
血证是对人体一切出血性疾病的总称,即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溢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如吐血、衄血、便血、......
立秋以后,雨水日渐减少,气候干燥,人体在夏季受骄阳暑热过多的发泄后,各组织均感水份不足,常出现咽喉干燥、唇干而裂、鼻燥衄血和......
血无火不升.rn阴血之运行,周流不息,全赖阳气、即生理之火的推动.若阳气虚损,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加之阳虚生寒,血遇寒则凝,必致血......
我经常口腔溃疡,疼得吃不下饭,刷不成牙。不久前我口腔溃疡又犯了,朋友推荐给我一个方法:先用淡盐水漱口,再用消毒棉签蘸取适量蒲黄粉涂......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近代医家张锡纯所著.书中治疗吐衄血证,处方用药,多有创见,别具特色,笔者读后,颇受启发.现将其用药特点概述如......
【摘要】浙江东阳一代,民间常以一种简便外治法治疗部分小儿热性疾病,例如小儿衄血,疗效肯定,且本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依从性高,具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
期刊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筛去细屑。性味:甘、苦,徽寒。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主治:用于热淋,血......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金元时期(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其乡梓有小河名丹溪,后尊称之为"丹溪翁",是滋阴学派创始人......
槐花又名槐蕊,为槐树初开的花朵,未开的花蕾称为槐米,两者功效基本相同。其性凉味苦,入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及止血......
凡具有凉血功效以清解血分实热为主的药物,称凉血药。凉血药主要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血热发斑,以及热病邪入营血,热甚心......
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发展了血证证治理论。诸血证病因病机不同,治疗各异。既立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为《伤寒论》治血明训,又示透......
本文探讨近代名医张锡纯在临床实践中,善于用三七化瘀止血的功效,配伍中西药治疗吐血、衄血、便血、血淋等血证以及重用单味三七治......
丁启后,原贵阳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妇科学、中药学专家,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丁老临床擅长妇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显著的......
崩,堕也,心腹内崩者,心包之血不散经脉,下入于腹而崩堕也;阿胶益心主之血,故治心腹内崩#劳极,劳顿之极也;洒洒如疟状者,劳极气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疾病,西医治疗常有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缺点,张慧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
吐血是指血随呕吐而出,但应区别于咳血,《症因脉治》云: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明确地指出了吐血与咳血的差别。衄血则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