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相关论文
1949年以来,武术渐渐脱离了竞技格斗的色彩,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养生健身的运动。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鄙薄传统武术,说它“本质上就是无用......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课堂进行理论认识分析,实践上调查发现形势不容乐观。在新......
挽花 陈式太极拳推手方法之一,属于太极推手定步练习法,是陈式太极拳基本技法练习的特有形式,根据其上肢参与的情况,又分为单手挽花、......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 1962年起开始学习太极拳,长期习练杨式老架及冯志强老师演练的陈式太极拳等套路,通过向太极名家好手的请教......
剑是古代最常用的两边有刃、前端有尖的短兵器。练武术者最喜欢它,不少人练剑出神入化,世人称为侠客、剑客。剑的质料、作用、风格不......
在老师(李驻军先生)办公室练拳之余发现一本书《我的太极之路》,作者是马国相先生,老师对我说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拼让我学习马先生的学......
女儿在日本的福冈市买了房子,她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我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春天,我飞到了樱花盛开的日本。 到达日本的当晚......
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小村,源远流长的陈式太极拳便发源于此。据历史考察,陈氏太极拳由明末清初陈王廷所......
由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以下简称冯师)创立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以道家内功和中医经络学为基础,以陈式......
如果你认为太极是属于老爷爷、老奶奶的健身方式,如果你还认为太极是男性专属的领域,那你可就太落伍了。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和式太极拳的形成 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兆元(1810—1890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十五岁时(1825年)师从邻里陈清平习......
<正>杨文笏(1942年9月—2011年8月),山东乐陵人。1967年起师从太极宗师陈发科之子陈照奎先生习练陈式太极拳15载,尽得陈式太极拳精......
洪洞通背拳,又名无极通背拳、通背缠拳,是主要流传于山西省洪洞县的一个珍惜拳种,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洪洞通背拳在其发......
古稀之年的翟国胜: 你好。60岁的我想对10年后的你说几句心里话。 一晃儿,退休已经整整10年了。还记得刚退休时的情景吗?那时,你......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系统考证了陈发科太极拳一路技术招势的部分名称,从字义、技法、文化内涵角度深入剖析,遵循古传拳论与......
金刚捣碓是十分重要的拳招,它有20多个技击动作。通过用力学原理分析它的运动规律可知,金刚捣碓自始至终贯串着力的作用。在其运动......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健身首选的运动项目之一。太极拳的种类繁多,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演变出陈式......
第八式 青龙出水 右拳翻掌下砸,砸在前方,然后收回肋下。左拳向左侧撩出,转腰,右拳向右侧撩出,再收至左胸前。然后左拳变成两指......
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名字叫《偷拳》,讲的是杨露蝉为了学到陈式太极拳,不惜在陈家“卧底”,最终感化了太极拳师陈长兴,得到亲传,成为一......
太极拳本为武术,由于其养生健身效果明显,故它在当代中国非常普及。今天,为追求其传统武功魅力而练该拳的群体,占比仍然不小。但是,要想......
【编者按】很多练习者在练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反映自己膝关节疼痛,甚至有部分拳友出现膝关节受伤的情况。这实际上并不是由于练习陈......
陈王廷创陈式太极拳的长短句:“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任务。经济的发展以和谐为基础,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太极十三势者,手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眼两法(左顾右盼)、步两法(前进后退)、身一法(中正稳定)是也。太极金刚朱天才编排的太......
陈三虎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三百多年前,陈家沟第九世陈王廷创造了太极拳,代代相传,如今太极拳更是广播世界,深得三亿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