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政府相关论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总后方,其对维护军人婚姻家庭稳定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抗日根据地的态度。抗......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
抗战胜利前后,在抉择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时刻,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把战略眼光投向东北。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期间、重庆......
植树造林与林木保护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的要政,是从边区建立到结束一以贯之的一项运动。然而,陕甘宁边区的历史留给后人的却是“......
<正>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管党治党方略,学术界已有相关成果发表,大多是对该时期管党治党方略的某个方面或某个角度的研究,或......
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共21人到达延安,7月部分外国记者去晋西北等地继续访问。此后他们各自撰写了新闻、通讯和书籍等。记......
萧军(1907—1988)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少数几个经历过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
邓宝珊(1894—1968),原名邓瑜,甘肃天水人。他是著名爱国将领,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14岁便离开家乡,到伊犁参加起义,响应辛亥革命,......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
河北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以“近现代中国的环境与社会”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
国难当头 奔赴延安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之后,平津地区很多青年学生南下,宣传团结抗日的进步思想。当时,我正在长沙雅礼中学读高一......
1938年4月,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张国焘利用祭黄帝陵的机会离开延安,脱离他亲自参与缔造的中国共产党,踏上一条不归路。 脫党......
今年4月8日,是“四八”烈士罹难70周年。 “四八”烈士是因1946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
<正>近年来,历史高考逐渐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及发展的眼光,去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对历史发展变化全貌的整体性认识"......
2010年6月8日凌晨,在中国生活了62年的美国老人寒春女士,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几天后,朋友们为她召开了追思会,温家......
青年时期的“三个半朋友” 1915年9月,22岁的毛泽东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这里,毛泽东渐渐地感到,要彻底改造一个社会决不......
辛安亭,1904年12月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山区。分别于1920年、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贫民高小和山西进山中学。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受......
今年3月,是毛主席、党中央主动撤出延安70周年。回想當时在延安中学的战斗生活,许多往事历历在目,终生难忘。延安中学一分为二 194......
杨子烈说:“过了差不多快一个月,并未见到国焘回来,也未有只字给我。我心中虽难过,也羞于去问谁。这是两种心理在作祟:第一,因为共产党在......
美术点评 蔡亮的《延安火炬》创作于1960年。画面描绘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延安人民高举火把,敲锣打鼓,连夜庆祝的场面:无数的火炬象......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年“到延安去!”曾经是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他们宣誓“打断骨头......
南汉宸,1895年出生于山西省赵城县(现洪洞县)韩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
《党的文献》2010年第5期发表《“毛主席万岁”口号的由来——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一文,用文献档案澄清了19......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研究对象,对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经济、 政治、 政府机构、 民众团体等方面的创新作为进行分析,从经济、政治......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公文尚未受到正式的规范约束,“通知”的程式驳杂多样,经过1942年1月,边区政府颁布《新公文程式》,规范了......
革命老战士--林伯渠rn1945年3月28日,毛泽东、朱德及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负责人亲临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这里向一位“自......
延安时期的陕北社会经济非常落后,加之又是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不得不实行供给制。根据有关陕甘宁的史书和......
一、生平介绍 徐特立(1877-1968)原名懋恂,又名立华,字师陶。湖南善化五美乡荷叶塅(今属长沙县)人。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
无党派人士在推进协商民主中的独特优势rn无党派人士为我国协商民主的创立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在党带领人民探索协商民主的进程中,......
抗战时期,为了肃清根据地内的毒品犯罪,粉碎日军的毒化阴谋,保卫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边区政府的声誉,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气本来好好的,没想到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会议室遭到雷击,延川县代县长被电......
马锡五(1899—1962),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专署专员,1943年3月兼任......
1939年初,毛泽东办公室的秘书长李六如同办公室秘书和培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写了本陕甘宁叶边区实录》。初稿出来后,毛泽东感觉不甚理......
1938年清明节前夕,中共中央决定由张国焘代表边区政府去祭黄帝陵。张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4月2日,张国焘带着秘书和警卫员张......
年轻的独臂侦察科长1939年10月的一天,一位30岁左右的独臂侦察员来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此人名叫陈泊,化名布鲁,原名卢茂焕,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中,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37年9月6日,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以林伯渠为主席,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