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二号相关论文
一、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功能 2000年 6月 25日,我国发射了第二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B。 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的地......
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你想对这颗高挂于地球赤道上空35800公里的气象卫星有更多了解吗?那......
1月13日8时56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有着“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用一个完美的托举将我国自......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从立项研制到今天D星的发射,历经20个春秋,航天人用生命与誓言,谱写了又一首迎难而上、勇于创新、誓攀科学技术高......
该项目紧扣国际气象卫星高频次区域观测的发展趋势,研究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区域观测关键技术,构建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区域观测原......
1 测距原理简介1 997年 6月 1 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 (FY -2 ) ,1 7日上午定点于 1 0 5°......
1960年 4月 1日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 TIROS- 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大气探测科学技术进入了现代化空间遥感阶段. 40多年来已有美国、日......
有效的观测是提高对海雾认知和预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卫星数据是当前最可行的观测数据源,但需要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和精细的检测技术。......
2012年1月13日上午8时56分风云二号F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该卫星采取自旋稳定方式,设计工作寿命为4 a。它是风云二号03......
在辞旧迎新的一月,中国航天进行了高强度的发射。发射于2012年1月9日的资源三号卫星入轨两天后,即下传了高质量的图片,令业界喜出望外......
介绍了一种采用深对流云目标对风云二号(FY-2)扫描辐射计可见光通道进行辐射定标的方法。以深对流云作为辐射定标参考载体,以AQUA/MO......
风云二号H星(FY-2H)于2018年6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最终定点于东经79°。7月31日成功接收到第一幅可见光云图。FY-2......
为了配合风云二号B星原始云图解调器的研制,制作了相关的卫星信号的中频模拟设备.该中频模拟器由突发数据源,噪声源和调制器三部分......
北京时间12月8日8时5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和在轨运行......
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风云二号D星于2006年12月13日17时12分成功定点于东经86.5度赤道上空。测控数据显示,卫星空间姿态稳定、......
从中国气象局主持召开的风云二号F星研讨会上传出的消息表明,2013年,风云二号F星运行成功率达99.93%,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较10年前的风云......
2004年10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风云二号"C静止气象卫星(简称FY-2C)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介绍一种基于高精度数字电压表Keithley 2700的"风云二号"辐冷器地检系统。该系统可实现16路温度、状态高精度测量,11路遥控指令模拟......
2008年12月23日.位于川西高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静待今年最后一位“天女”飞天。8点54分.在有着“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火箭......
1引言各县(市)气象局的单收站微机的MICAPS打开各种预报资料和云图进行速度比较慢。尤其风云二号卫星资料下发后,用MICAPS调用风云二......
介绍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空间环境探测资料的处理、显示技术.研究了如何利用风云二号X射线探测数据计算短波通讯最低可用频率及电离......
风云二号卫星以自旋稳定方式工作于地球静止轨道,自1997年以来,01批与02批卫星空间环境监测器成功的业务运行获得了大量重要探测成......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批准气象卫星研制任务。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此开始起步。截至目前,我......
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外静止气象卫星的现状 ,详细介绍了我国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应用效果和技术特点 ,最后介绍了我国第......
陈桂林(1941-),福建南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红外遥感技术专家[1-3]。陈桂林196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现任中国科......
相对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基于自旋稳定卫星平台的二维成像技术,基于三轴稳定平台成像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幅度提高成像效......
“风云二号”(FY-2)云图成像基准是由精太阳脉冲、南地中信号或北地中信号组成,相应的模拟遥测值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变化关系,选择不同的......
2018 年,一颗名为“风云二号H星”的气象卫星,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点话题。习近平主席先后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国—阿拉......
月球的光度具有纪年级的稳定性,其辐照度可作为可见—近红外光谱辐射基准,基于此的月球辐射定标方法有望成为辐射定标的新方法之一......
在轨辐射定标性能是影响风云二号(FY-2)卫星定量化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简要回顾FY-2卫星在轨辐射定标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介......
<正>风云二号G星交付用户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5年4月30日报道,风云二号G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
<正>风云家族又添"新丁"。2016年12月11日,风云四号A星发射升空,它将实现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1977年,我国开始了风云......
目前对云的观测检测研究颇多,但关于对云的垂直结构(云底高、云厚、叠加云层等)的观测尚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采用信息数字化方法......
在遥感数据定量应用中,卫星通道的光谱响应函数是影响定量产品反演算法、精度和获取的地球特征物理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FY-2E红......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气象卫星从定时开展全圆盘观测逐步发展到定时全圆盘观测与灵活的区域观测相结合的灵活机动观测模式。定时全......
<正>2014年12月31日9点02分,随着风云二号08星顺利升空,备受关注的"风云家族"又添"新丁"。据专家介绍,风云二号08星是风云二号03批......
<正>一、气象系列卫星概况截至2016年3月31日,我国共发射风云气象卫星14颗,其中6颗卫星已失效,8颗卫星在轨运行。失效卫星:风云一......
冰云的微物理特性参数反演是云参数反演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风云二号(FY-2)卫星还没有相关的业务产品。考虑薄卷云覆盖在中低云......
中国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研制并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已初步形成了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
<正>目前,中国已建成由陆地观测、海洋、气象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卫星数据逐步实现业务化应用,数据自主保障和服务能力......
<正> 1997年是中国航天质量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关键的一年里,航天总公司大型型号的飞行试验取得了近几年来未曾有过的好成绩......
我国的气象卫星事业发展迅速,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3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包括7颗极轨气象卫星和6颗静止气象卫星。极轨气象......
本文介绍了风云二号静止卫星测距系统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际业务运行中的跟踪方式,列举出在天线跟踪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结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