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菌相关论文
马铃薯被称为“未来食物”,在中国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脱......
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是中国马铃薯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两种气流传播病害,化学防治是当前防控两种病害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生产中存在的......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其在种植业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
通过对具有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的4个混合池进行cDNA-AFLP分析,得到与6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TDFs......
马铃薯作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非常重大。自19世纪爱尔兰饥荒之后,人们对马铃薯,尤其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关注度一......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是马铃薯重要病害之一。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晚疫病的流行......
由卵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第一大病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病菌可通过分泌效应蛋......
本试验通过对峙培养测定了黑龙江省主要马铃薯产区分离的致病疫霉菌的交配型。结果显示,分离自黑龙江省的所有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已经成为制约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对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马......
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药剂防治是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致病疫霉......
马铃薯,茄科茄属植物,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粮食安全体系中极具重要的地位。由致病疫霉(Ph......
于2012-2014年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共分离了15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其中2012年分离20株,2013年分离91株,2014年分离40株。为了系......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卵孢子越冬后的存活能力、诱导卵孢子萌发的方法、影响卵孢子萌发的因素和卵孢子亲本及F1代菌株......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全球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在大发生时可造成马铃薯大幅减产甚至绝......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我国大多数马铃薯主产区最具毁灭性的卵菌病害,该病严重发生时可造成绝收,同......
对来自云南、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四川的1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进行了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划分,测定了......
采用MTT染色法分别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峙培养时间、杂交菌株组合、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卵孢子活力的影响,计算卵孢子活力率;通......
晚疫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的马铃薯病害,发病迅速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马铃薯的......
前言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的重要粮、菜作物。现在,中国已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国,内蒙古自治区播种面积和......
应用浸泡法接种和越冬后薯片培养法测定了抗性菌株、敏感菌株和混合菌株在种薯上的越冬能力。结果表明 ,用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混合......
利用具有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现型且处于萌发中的静孢子时期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4个混 合池,通过cDNA AFLP分析,共获得85个与无......
以具有和不具有无毒基因Avr1表现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80029(AVR1)和88133(avr1)以及其杂交F1代50个菌株群体为试材,限制性内切酶P......
【目的】明确K4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机制,为该菌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K4菌液、无菌滤液,应用四线......
为了寻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型生物农药,测定了农抗万隆霉素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对2004年7月采自河北省围场县甘沟门、棋盘山、哈里哈村和围场县马铃薯研究所试验地及温室的26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甲霜灵敏感......
马铃薯晚疫病菌很难分离培养并得到纯菌株,本文根据作者近8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马铃......
目的:综述国内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内容归类......
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我镇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本文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马玲薯晚疫病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及防治经验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
芒果苷是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均有一......
1997年做了田间试验用来评价影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关键天气条件.在Reckenholz做了2个试验研究晚疫病的潜伏期和侵染速率.结果表......
为了研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种衣剂,利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4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致病疫霉菌的毒力并检测了它们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测......
大蒜和木贼提取物以及生物洁净剂和香茅油被用来测定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对叶片侵染的抑制作用,百菌清和清......
利用RAPD方法初步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菌DNA多态性与A2交配型的关系,共用27个有多态性的引物对22个菌株进行了扩增,共扩增出275条有......
在Memuro城镇,位于日本北海道Tokachi地区中部,主要种植田间抗病品种Matilda.1998年马铃薯晚疫病在此品种上发生较前几年早.为了了......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用2个马铃薯品种:春薯4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高度抗病)和津引8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高度感病)对采自中......
通过测定甲霜灵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对甲霜灵、恶霜灵、霜脲氰、薯瘟锡的抗药水平和抗药类型以确定致病疫霉对此4种内吸性杀菌剂的......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的重新暴发再次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特别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包括病菌基因组遗传、转录和物......
为了解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病性情况,明确不同菌株的寄生适合度,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用4个马铃薯品种......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液浓缩物(YFP)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发现YFP对晚疫病菌游动孢子的释放、菌丝生长具......
2003~2007年,采用离体叶片测定法,利用Black等生理小种与鉴别寄主基因型关系对四川省9个市县的241个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测定;对......
贵州省与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区,为了明确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这2个省份的交配型分布情况和致病疫霉菌卵孢子的生物学特性,......
针对现行马铃薯晚疫病菌研究中单孢子囊分离方法操作难度大、耗时久、成功率低的问题,在已有的悬浮液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单个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