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南片相关论文
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对黄淮南片小麦高肥春水组(简称高春组,下同)育种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八五”期间和“九五”以来两......
2003—2004年度黄淮南片麦区小麦生产,虽然前期播种比较晚,但由于底墒足,冬季温度偏暖,中后期温光适宜,病害轻,小麦生产获得了大丰......
新麦13(原新乡917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年用宛原长白作母本,(C5/3577)F3d1作父本杂交,经过6年的系谱选择育成。1999-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
1品种选择适宜黄淮南片种植的小麦品种一般要求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主要有烟农19、皖麦52、皖麦53、华成3366、连麦......
新麦 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用百泉 30 47- 3×内乡 82C6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系。 1 997~1 999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品种超高......
豫麦 51号是由周口地区农科所以周 842 5B为母本 ,豫麦 1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它集早熟、多抗、高产、优质于一体。 1998年通过......
小麦新品种豫麦 62是周口市农科所围绕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目标 ,选择高产、多抗、大穗矮秆自育的骨干亲本周 842 5A为母本 ,优......
周麦 16系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采用阶梯杂交技术育成的超高产、多抗、广适、优质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2002年 9月和 2003年 9月......
中麦89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小麦品质课题组合作,经系谱法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粒小麦新品种。20......
本文以2015—2017年度黄淮南片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与丰产性、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年际......
富麦2008(原名:豫同M023)是河南省科学院利用豫麦57为基础材料,通过人工诱变(辐射+太空搭载),选育出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2006......
根据NY/T967—2006的判定规则对2001—2012年黄淮南片通过国审的82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20个属于优质小麦(特指......
1立项背景 河南省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强筋小麦的适栽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产量、贸......
对2007-200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冬水A、B组及春水组(各12个品种)共36个品种(系),预备试验冬水组、春水组共42个品种(系)进行大田纹......
[目的]为小麦抗病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淮南片45个国审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
[目的]研究黄淮南片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L.)产量的影响因素,探讨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2009-2010年度我......
皖北、苏北、鲁西南和豫东南的4省交界地区,有以淮北平原为主的砂姜黑土、黄泛区为主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中低产田面积400万hm~......
笔者根据1991~2000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灰色点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该麦区"八五"和"九五"期间冬水组小麦5个......
丰德存麦1号是利用周9811作母本、矮抗58作父本进行杂交,用系谱法经过多年定向选育,结合抗性鉴定和品质筛选,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小麦......
总结了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夏季自然加代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该麦区夏季就地自然加代的规模化、高效、低成本小麦育种......
许农5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
分析了2008—2012年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的32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这些小麦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较高......
丰德存一号是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河南省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以其优质、高产、多抗等诸多优良性状表现突出,于2011年......
介绍了黄淮南片小麦优良品种选用的原则及主推品种,并详细阐述了配套的栽培技术,包括配肥、整地、种子处理、播期播量、田间管理及......
本文根据2017-2018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比较试验结果,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抗病性及亲本来源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当前黄......
为筛选出适合关中西部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对2017-2018年在宝鸡市农科院试点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小麦品种生产......
为筛选适宜在关中西部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对2018~2019年在岐山县试点参加的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A组的6个品......
通过对黄淮南片当前推广的新麦26等11个强筋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等性状的评价和田间综合表现等,筛选出最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强筋小......
2001—2012年,共有82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应用。弱春性品种25个,半冬性品种57个。其......
以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参试小麦品种(早播组Ⅳ组)为分析对象,以某品种产量是否高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作为判定其是否属于高产......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黄淮南片冬麦区是我国的第一大麦区,其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小......
新麦9817(新麦20)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偃展1号为母本,温麦六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
中育112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杨兆生育种团队用抗病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04中36做母本,以丰产稳产的周麦23作父本进行杂......
通过对参加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293个参试品种(系)的籽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容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年际间......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为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选用创新种质4336做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弱......
对2011—2012年度黄淮南片小麦预备试验的24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
【目的】明确黄淮南片当前种植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国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和品种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
赛德麦1号是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母本是黄淮南片国审对照品种周麦18,父本是超高产抗病广适的周麦22。该品种......
为了探讨黄淮南片麦区育成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汇总和分析了该区域2011—2016年国审的47个品种的8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容重、蛋白......
西农52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绵阳26为母本、小偃597为父本经系谱法于2009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5月通过陕西省农作......
为明确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四省的65份主栽......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最新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半冬性、矮秆小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国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