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委员会相关论文
习惯国际法规则具有普遍约束力。国家即使未参与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形成,该习惯国际法规则也依然能约束该国。但习惯国际法规则有重......
基于实在法的视角,可以从规范的逻辑结构、识别步骤、适用情形和形成过程四个方面对一般法律原则和习惯国际法进行区分。从规范的......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款(c)项为通过条约解释缓解国际法断片化问题提供了依据。但对该条款的适用仍存在许多疑问,其中之......
国际法主要是指国家在相互关系上的行为规则.对于如何给国际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派别的法学家根据自己不同的观点,往往会有不......
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国际违法责任规则,在责任的构成要素、行为的归责问题、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发生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国际组织......
国际习惯是国际主体通过不断实践进而被多数主体认可的,并且认可其法律效力的行为准则。国际法委员会认可习惯国际法识别中国家实......
2010年6月29日,薛捍勤大使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同时举行的国际法院法官补缺选举中,以高票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国际法院是第二......
海牙,荷兰文为Hague,地处荷兰西南部的北海岸边,享有“欧洲最大、最美丽的村庄”之美誉。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是惟一不......
“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简称国际赔偿责任)是近年来国际法委员会编纂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
随着国际水争端的频繁爆发,在国际水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1997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起草......
自国际局势日渐趋向多极化以来,国际法的法典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无疑更具有意义.自1949年国际法委员会依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三......
外交保护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的传统方法,而对公司股东的外交保护是该项制度的难点之一.虽然股东国籍国原则上不得实施外交保护,......
《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的预防》(草案条款)于2001年由国际法委员会在其第五十三届会议上通过。本文主要采纳了国际法委员会对该草......
倪征(日奥)(1906-2003),中国当代著名国际法学家,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之后留学美国,获斯坦福大学法学......
【正】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正如国内法是以国内社会......
【正】 国家豁免,是国际法上一项久已确立的原则。近年来,这一原则主要受到西方国家的挑战,从而成为国际法上一个敏感复杂和颇有争......
国家责任是当代国际法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前后共用了40多年的时间编纂了《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
利比亚冲突使得武装冲突中保护投资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讨论的是该问题的一个面向,即双边投资条约(以下简称“BITs”)在武......
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问题是国际法领域的一个传统议题,它根源于国家主权原则,历来受到习惯国际法的调整。随着国际刑法和国际......
传统的国家责任建立在国际不法行为的基础上,是一种过错责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种以严格责任作为归责方式的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本文是笔者从2014年7月1日至8月31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翻译中文处的实习报告。在此次实习过程中,笔者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际法委员......
【正】 一引言(一) 时际法(intertemporal law),或称过渡法(transitory law)是指解决法律时间抵触的法律,也就是决定法律时间适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传统观点认为,对公司实施外交保护的国家应当是公司的国籍国,而不是股东国籍国,这在国际法院所审理的巴塞罗那公司案中得到了确立,......
国际犯罪及其责任制度是作为国际法新分支的国际刑法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国际法的进步。到......
联合国对维和行动有最终控制权,派遣国在军队纪律及刑事方面保留部分管辖权。如维和行动中出现国际不法行为,派遣国与联合国之间的......
本文从国际社会造法机制变迁的角度分析和解读了日本上智大学村濑信也教授的《国际立法——国际法的法源论》一书。该书不少学术亮......
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国际法的法典化。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是在联合国成立之后,尤其是1947年国际法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际法的编纂与发展进......
<正> 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相互交往最普遍的法律形式,也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渊源。自从1949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将条约法列为14个编......
【正】 国际法上国家主权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未经其同意,不受另一国法院管辖;一国法院不得对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行使管辖权。1977......
本文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增大,开辟了人类活动的广阔领域。这些活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其潜在......
本文的基本前提是区分“国际法的编纂”和“逐渐发展国际法”。因为:首先,区分是可行的,是有实践经验可依据和遵循的。其次,尤其对......
外交特权与豁免是为使外交官及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的代表能够独立、有效地执行职务,在接受国内享有的特殊的国际法的地位。使馆的外......
<正>2006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二读通过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第1条规定:"外交保护"指的是一国针对它的国民因为另一国的国际不......
在国际环境损害问题上追究国家责任的不实际与不可行,使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私法化趋势。这一趋势在法律上(主......
<正> 一、国家豁免的本质及价值国家豁免是国家主权平等的引申,是国家属地管辖权的例外。由于"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在互相平等的......
国家豁免是现代国际法上最重要、最复杂,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涉及国家主权平等这一根本性的国际法原则,涉及到各国的切身利......
外交保护是国家保护海外公民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用尽当地救济是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当地救济怎样才......
外交保护是国家保护海外公民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用尽当地救济是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国际习惯。随着国际......
各种国际法教科书、专著对条约的定义都做了大同小异的规定,例如,《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中将条约定义为“国家或国际组织间的一......
国际法在发展,我们要从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来探讨国际法当今的动向。 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法的发展。两次世......
<正> 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十一期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是经过长期协商谈判的产物,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