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相关论文
本文论述了研究范围涉及了中共党史,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史,国共关系史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史等现代史多个方面,并取得了突出的......
采访时间:2004年2月rn采访地点:北京大学rn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李国芳,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rn编者手记:每当杨奎松有新作问世,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当时,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承认了南京政府的正统地位,统一于其领导......
“最是仓皇辞庙日”,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匆匆离开成都官邸,乘飞机直抵台湾.至此,国民党及......
如果整个意识形态还是旧的、传统的,脱离我们今天整个社会的现状和现实,包括社会矛盾本身的特点,意识形态讲一套话,现实生活是另外......
期刊
千百年来,每当人类回首来时路,并尝试以理性的态度去检视历史发展的足迹时,总会看到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所谓“为......
期刊
在杨奎松教授对我的《毛泽东传》的评论中有明显的缺点。可以将杨教授声称在我的书中文版书中发现的"错误"大致归为三类。首先,我......
研究抗战史要坚持实事求是杨奎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如何把抗战史研究引向深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恐怕值......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自2008年1月出版以来,在史学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对两党关系重要事件条分缕析,将......
潘佐夫教授《毛泽东传》一书出现了太多的史实错误,但潘教授对我的批评大都理直气壮地进行了反驳。而他《回应》中存在的问题和他......
<正>继"革命"之后,杨奎松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他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
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的经验与教训杨奎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一段时期,甚至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枢......
不同的声音一读《中间地带的革命》茅海建1921至1949年的中共党史,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可谓辉煌灿烂。从上海的兴业路进军北京的中南海,一......
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问题 ,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党史学界很少关注 ,只是在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中有所提及 ,但 2 0世纪 70年代......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详细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的前因、经过、结果及背景,但考证虽严谨,却缺少大师应有的恢宏气......
<正>国共三年内战(1946—1949)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之一,因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和对近代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而备受中国近现......
<正>当年我们那辈人,有几个会对中共党史感兴趣啊?谁不知道朱德的扁担变成林彪的扁担的故事,那种历史谁敢去学,弄得不好稀里糊涂就......
感谢会议组织者邀请我参加会议,有这个学习的机会。我曾在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工作多年,之后又调到浙江大学,个人主要的研究方......
编者的话: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一书近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前,同为近代史学者的雷颐、汪朝光、王奇生......
杨奎松是当代史学领域的杰出中年专家,他在中国现代史研究园地里辛勤耕耘20多年,硕果累累。截至2002年止,已经出版论著11部,其中专......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可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率部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的方式......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所谓“一二月内定有变动”何指?——与杨著《西安事变新探》商榷一个问题蒋永敬西安事变这一“难解之谜”,因杨奎松......
<正>杨奎松所著的《中间地带的革命》一书,叙述了1921年中共建党以后到1949年建国的全部历史。拜读杨奎松这一本大作,虽然不见得同......
采访时间:2004年2月采访地点:北京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李国芳,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编者手记:每当杨奎松有新作问世,本刊编辑......
<正>1996年杨瀚生起在台湾为祖父杨虎城平反的念头,并在2005年付诸行动,他的作为虽然掀起舆论热潮,甚至引起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杨奎松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书生性格难以适应政治场上......
新书《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是杨天石主编的中国国民党史系列之一,作者杨奎松系中国社会科......
期刊
<正>对于一位要认识这个世界某一领域或想初步了解某一学科的非专业人士,或者对于一位正初次涉足某一专业领域的大学生来说,最有效......
凡是读过《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等书的人,对杨奎松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