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菌海藻-6-磷酸合成酶Tps1的重组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藻糖普遍存在于除哺乳动物外的各种生物体内,在生物体的抗逆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其合成及加工途径的各种酶一直是很有潜力的药物靶标。研究发现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中海藻糖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MoTps1)参与碳源和氮源代谢的调控,影响稻瘟菌侵染、附着胞形成等致病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但MoTps1在致病过程中发生作用的结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尝试通过结构生物学的方式,对稻瘟菌中的MoTps1的三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结构依据,同时为基于靶标的绿色高效杀菌剂的设计提供结构参考。首先,笔者构建了MoTps1全长和截断体的不同表达载体,并将构建好的载体分别热击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Rosetta-gami(DE3)2等表达菌株中进行表达,通过试亲和筛选到了可溶且表达好的载体及表达菌株组合及相应的表达条件。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目标蛋白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制备了MoTps1全长和截断体符合晶体生长要求的蛋白样品。笔者利用气相扩散法对纯化好的目标蛋白开展了大量的晶体生长条件的筛选,筛选到了截断体较好的晶体生长条件,获得的晶体X-ray衍射分辨率达到2.7 A,目前正在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利用同源模型进行结构解析。与此同时,笔者正在继续进行晶体生长条件的优化,以期获得更高分辨率的衍射数据。并进一步开展MoTps1与底物类似物等小分子复合物的结构解析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为探究其在影响碳源和氮源代谢的调控机制和开展基于结构的新型农药设计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2011年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指出,转化思想作为小学数学四大基础思想之一。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转化思想在小学平面图形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为了解决目前变电站事故现场环境复杂、灾后搜救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变电站搜救机器人。该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选择无线WiFi技术作为通信方案,并利
对四川省各县域单元的乡村性进行客观评价,科学判定四川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强度,明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四川省乡村性的时空间特征。基于2000—2016年数据,对四川省1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在戊四氮致痫后大脑皮层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探讨腺苷A1受体的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技术鉴定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
利用LTC1799可编程振荡器与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外界温度的变化,并转换为变化的频率信号,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然后基于FPGA芯片设计再将频率信号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