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会议论文
半导体芯片铜线工艺中的添加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半导体芯片铜线工艺中的添加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来源 :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摘 要】
: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深亚微米半导体工艺中开始应用的铜互连线技术取代了传统的铝布线工艺。在铜的电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是实现高深宽比
【作 者】
:
孙建军
谢步高
【机 构】
: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 处】
:
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
【发表日期】
:
2007年期
【关键词】
:
半导体芯片
铜线
半导体工艺
添加剂
电沉积过程
半导体工业
深亚微米
连线技术
高深宽比
反应机理
布线工艺
无缝隙
综述
种类
应用
填充
空洞
国内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深亚微米半导体工艺中开始应用的铜互连线技术取代了传统的铝布线工艺。在铜的电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是实现高深宽比微道无空洞、无缝隙,即超等厚填充的关键。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半导体芯片铜线工艺中添加剂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SnAgCu钎料焊点的电化学迁移研究
通过恒定电压条件下的水滴实验,对Sn95.5-Ag4-Cu0.5钎料焊点的电化学迁移行为进行了原位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树枝状的金属沉积物总是在阴极上生成,并向着阳极方向生长,在接
会议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