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及超临界CO2发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在包装材料和生物医药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聚乳酸的工业化应用并不理想,聚乳酸质硬而脆,熔体强度低,发泡成型困难。纳米纤维素是天然可再生有机纳米粒子,具有比长径大、强度高等特点,用纳米纤维素改性聚乳酸,不仅可以提高聚乳酸的使用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且聚乳酸与纳米纤维素均来源于生物质资源,废弃后可以生物降解,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包装”等理念。本文以聚乳酸为基体,纳米纤维素为增强材料,聚乙二醇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复合法制备了可降解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用傅里叶红外技术(FTIR)分析了复合体系的化学结构及其氢键作用,结果显示:聚乙二醇与聚乳酸、暴露在聚乙二醇外面的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力。通过变温红外测试研究了氢键的热稳定性,发现在低温时氢键作用稳定,但在60℃以上升温,氢键强度减弱。通过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复合体系的结晶情况。另外,由动态热力学分析(DMA)可知,随着纳米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但几乎不影响Tg;而聚乙二醇降低了材料的储能模量和Tg,提高了柔韧性。降解实验在恒温37℃、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通过吸水率、质量损失率以及热失重分析(TGA)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降解性能。研究发现,添加纳米纤维素和聚乙二醇,亲水角减小,表面能增大,吸水率提高,改善了聚乳酸的亲水性能。并且,添加纳米纤维素和聚乙二醇可以提高聚乳酸的降解速率,缩短降解周期。PLA/N/P-16的复合材料降解60天后,质量损失率为纯聚乳酸的4.7倍,粘均分子量降低了37.2%。此外,分析热分解曲线发现,经过纳米纤维素和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的热降解速率提高,但热分解温度依然维持在300℃以上,仍能满足材料生产加工的需求。最后通过超临界CO2发泡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微孔发泡材料,优化发泡工艺,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泡孔形态,分析纳米纤维素及增容剂聚乙二醇在发泡体系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发现,在2h、100℃、16MPa的工艺条件下所得泡孔形态最佳。纳米纤维素可以提高材料的熔体强度,改善发泡性能,并且在发泡体系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泡孔密度随纳米纤维素增加而提高。FPLA/P/N-4的泡孔平均直径为3.79μm,泡孔密度达3.11×1010个/cm3,是较理想的微孔发泡材料。增容剂聚乙二醇对泡孔成核与生长没有直接影响,主要发挥增容作用,从而提高复合体系的微孔发泡性能。
其他文献
报纸
分析讨论了国内典型城市(昆明、长沙、杭州、上海、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的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风速及能见度)、其他污染物(N02、03)
在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中,传统双闭环控制无法提供系统惯性和阻尼系数,而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
获得城市各类覆被的CO2通量贡献,是将单站观测结果上推到城市尺度的重要科学基础。然而城市地区覆被破碎,很难针对单一覆被实施涡度相关监测塔的选址和独立观测。因此,合理拆
印染废水由于其自身水质变化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等问题,使其成为较难处理的一类废水。光催化氧化技术由于其高效、彻底、稳定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研究应
目前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开发出低成本且性能优异的吸附剂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硅藻土和芦苇秸秆为原材料,对其进行相应的改性,制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检测4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静脉窦内VEGF及TGF-β1的浓度,分析其与冠
在信息资源高速增长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的信息和参阅图书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