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模型大鼠胃粘膜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组,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运用MNNG溶液(200μg/m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ml/只,生药1g/m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的多因素造模方法制造大鼠脾虚PLGC模型,连续18周,透射电镜观察各
【机 构】
:
广州中药大学 广州510006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州510095
【出 处】
: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模型大鼠胃粘膜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组,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运用MNNG溶液(200μg/m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ml/只,生药1g/m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的多因素造模方法制造大鼠脾虚PLGC模型,连续18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微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成功造模;电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粘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严重肿胀,血管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基底膜毛糙不连续,周细胞肿胀甚至退变消41失.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改善了PLGC大鼠胃粘膜血管的超微结构,其中低剂量组效果为佳.结论:胃痞消能改善脾虚PLGC大鼠胃粘膜微血管超微结构,这可能是其改善粘膜微循环从而改善脾虚PLGC大鼠病理组织学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中西医结合"已有五十七年,迄今仍在承受追问和质疑.就中西、西医究竟该怎样结合,本文提出:必须立足中医,开展中西医结合,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文章阐述了中西结合的“得”与“失”,并从中医学、西医学以及立足西医理论和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存在不确定性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为何要立足中医,提出中西医结合必须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医的方法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并呼吁现行教育体制的
目的:研究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并从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Nrf2/HO-1)抗氧化损伤的信号通路研究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组后,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24h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病理学改变,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证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组,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运用MNNG溶液(200μg/ml)自由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