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中读者不仅能获取中央凹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副中央凹信息(Rayner, 1998)。研究者采用边界范式(Rayner,1975)操作不同预视信息来研究副中央凹信息加工,通过实验条件与基线条件进行对比来说明副中央凹可获得信息。因此选择合适的基线条件在副中央凹研究中非常重要。在英文阅读中,研究者通常采用随机字符串作为基线条件来研究副中央凹加工。相比于英文,中文的复杂性使得副中央凹基线条件的设置更加多样,中文阅读中研究者采用无关真字(Yu et al., 2016)、符合正字法的假字(Cui et al., 2013)或不认识的真字(Zang et al., 2019)作为基线条件,然而不同基线设置是否会调节预视获益大小和眼跳目标选择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操纵副中央凹预视类型(一致预视、无关真字预视、假字预视、不认识的真字预视)来研究中文阅读中不同基线设置的差异。采用Eyelink 1000眼动仪记录了被试阅读句子时的眼动轨迹。我们以目标词为兴趣区,采用线性混合模型(LMM)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预视条件相比,被试对一致预视上注视时间更短、跳读更多,获得了与之前研究一致的预视获益效应。(2)无关真字预视与假字预视在注视时间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在跳读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无关真字的跳读多于假字预视,表明假字的视觉冲击要比真字大,引起了被试更多的注意。(3)假字预视与不认识的真字在注视时间和跳读上差异均不显著。本研究为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预视基线提供了重要方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