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淀粉纳米颗粒制备及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藜麦淀粉具有颗粒小且在水中分散均匀的特点,为开发纳米级藜麦淀粉的食品新用途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采用乙醇沉淀法制备藜麦淀粉纳米颗粒,以样品的平均粒径为指标,通过全面试验优化制备条件,并对藜麦淀粉纳米颗粒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溶剂浓度、乙醇用量和分散方式以及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藜麦淀粉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纳米颗粒平均粒径随着二甲基亚砜溶剂浓度和乙醇用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在超声振荡分散方式下,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均小于磁力搅拌分散方式.优化制备条件为二甲基亚砜溶剂体积分数90℅,乙醇用量是淀粉溶液的10 倍.采用超声振荡分散方式,得到的藜麦淀粉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62.3 nm.藜麦淀粉纳米颗粒呈表面光滑的圆球形,为V 型淀粉晶体结构,其溶解度和膨胀度、吸水率和吸油率显著大于原淀粉.
其他文献
为研究莲雾多酚组成及其生物活性,本文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多酚含量,HPLC-DAD 法鉴定多酚组成,并分别建立DPPH、FRAP 及2 mMH2 O2 诱导Caco-2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析莲雾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莲雾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分别为(0.418 ±0.052)mg GAE/g 和(0.032 ±0.008)mg GAE/g,游离酚中共鉴定出7 种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儿茶素(39.6
传染病大流行中,除了医务工作者外,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是高危群体。一方面是由于各高危人群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如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老年人的免疫机能减退以及基础疾病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等。同时,这些人群也是营养不良的高危群体(如缺铁性贫血、锌缺乏、消瘦和肥胖等),营养不良将会进一步减弱机体免疫机能和抗氧化应激能力。研究目的:揭示营养在预防感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