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耐氟康唑相关基因点突变的检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ERG11、TAC1、MRR1和UPC2点突变与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耐氟康唑的白念珠菌,尿素裂解法提取DNA,PCR扩增ERG11基因全长以及TAC1、MRR1和UPC2基因的相应片段,送交测序.结果 ERG11基因发现8种点突变,即D116E、Y132H、Y132F、K143Q、T229A、E266D、G448E和G464S,其中K143Q此前未见文献报道.UPC2基因发现1种点突变G648D.TAC1和MRR1基因中均未检测到相应点突变.结论 ERG11点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比较明确,TAC1、MRR1和UPC2点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科学家的多项研究表明:皮肤衰老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源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流失。一旦在皮肤中如“支架”和“弹簧”的胶原蛋白流失严重,真皮组织会塌陷,出现空洞、缝隙,直接表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在食品中添加色素了。那时使用的是天然色素,主要从水果和蔬菜中提取出来,对人体无害,有的还兼具营养价值。但天然色素性质不稳定,在光、热或细菌的作用下,容易变质,因此着色不耐久。  后来,人们从煤焦油中提取出了合成色素,它的颜色比天然色素更鲜艳,着色力更强,稳定性更好,更易溶解和拼色,并且成本低廉,所以一度取代天然色素,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着色。  但是,自从美国一些儿童因吃了采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