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感染相关性出血

来源 :第19届欧洲血液病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相关性出血是多因素的过程,受低血小板、凝血功能受损、血管壁损伤等因素影响.然而,以出血作为感染的起始症状并不常见.通常情况下,免疫应答在失控状态下通过凝血因子、血小板、血管壁相互作用而呈现"促进血栓形成"反应,最终形成血管内血栓以及器官损害等严重后果.当机体止血能力耗竭、感染诱导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直接与血管系统作用导致血管功能障碍都会最终引起出血.血小板主要在经典止血过程发挥作用,而在上述情况下,血小板则通过抵抗炎症介导的血管损伤达到止血作用.因此,血小板减少不仅是感染的后果也是导致出血的直接风险.目前,为防止加速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输注治疗仅限于已经发生的出血.因此各式各样的、预防性策略也将受到青睐.通过生物标记指导,适时的、针对性血小板应用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题.
其他文献
慢性GVHD仍然是异基因HCT后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过去几十年,临床前期及临床研究阐明了急性GVHD的病理生理,然而,慢性GVHD的生物学原理仍认识较少。预处理方案和/或急性GVHD所致的胸腺损伤使异体反应的CD4+细胞阴性选择减少,免疫紊乱产生炎性因子及成纤维因子如IL-2 , 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激活导致组织纤维化,是慢性GVHD的标志,累及到皮肤,粘膜,肝脏及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