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电解精炼过程中,镍电解阳极液深度净化除铜是生产高品质镍的关键所在.由于铜镍化学性质相似,其有效分离成为长期困扰国内外冶金界的难题.离子交换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技术,具有操作连续、金属回收率高、无有机物污染、无废渣生成等特点,但现有树脂存在选择性差等问题难以实现铜镍的有效分离.因此本文以Si-AMP-M-H 螯合树脂[1]中的官能团2-氨甲基吡啶为基础,增大了2-氨甲基吡啶中烷基胺部分的空间位阻,制得相应的模型化合物(AMPY)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FT-IR 和1H-NMR 表征.将该模型化合物(AMPY)在pH4.5、温度25℃ 下对金属离子浓度约1 g/L 的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铜、氯化铜溶液分别进行萃取实验,测得氯化铜与氯化镍、氯化铜与硫酸镍的铜镍分离系数分别为2027 和716.使用该萃取剂对金川公司提供的氯盐-硫酸盐混合体系的镍电解液(含铜0.8 g/L、镍75 g/L、氯离子75 g/L、硫酸根100g/L、pH 4~4.5)进行了萃取实验,该镍电解液的除铜后液含铜1.8mg/L.使用该萃取剂对氯盐体系的模拟镍电解液(含铜0.8 g/L、镍60~75 g/L、氯离子100 g/L、pH 4~4.5)进行了萃取实验,测得该镍电解液的萃取后液含铜约1.1mg/L.萃取结果表明:增大2-氨甲基吡啶中烷基胺的空间位阻,有利于提高其铜镍分离选择性,从而实现镍电解液的深度除铜.本文采用摩尔比法研究萃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铜离子与AMPY 溶液摩尔浓度成不同比值时萃合物在特征吸收峰300nm 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铜离子与模型化合物AMPY 形成摩尔比为1:1 的螯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