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化合物(AMPY)对模拟镍电解液净化除铜的基础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980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电解精炼过程中,镍电解阳极液深度净化除铜是生产高品质镍的关键所在.由于铜镍化学性质相似,其有效分离成为长期困扰国内外冶金界的难题.离子交换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技术,具有操作连续、金属回收率高、无有机物污染、无废渣生成等特点,但现有树脂存在选择性差等问题难以实现铜镍的有效分离.因此本文以Si-AMP-M-H 螯合树脂[1]中的官能团2-氨甲基吡啶为基础,增大了2-氨甲基吡啶中烷基胺部分的空间位阻,制得相应的模型化合物(AMPY)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FT-IR 和1H-NMR 表征.将该模型化合物(AMPY)在pH4.5、温度25℃ 下对金属离子浓度约1 g/L 的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铜、氯化铜溶液分别进行萃取实验,测得氯化铜与氯化镍、氯化铜与硫酸镍的铜镍分离系数分别为2027 和716.使用该萃取剂对金川公司提供的氯盐-硫酸盐混合体系的镍电解液(含铜0.8 g/L、镍75 g/L、氯离子75 g/L、硫酸根100g/L、pH 4~4.5)进行了萃取实验,该镍电解液的除铜后液含铜1.8mg/L.使用该萃取剂对氯盐体系的模拟镍电解液(含铜0.8 g/L、镍60~75 g/L、氯离子100 g/L、pH 4~4.5)进行了萃取实验,测得该镍电解液的萃取后液含铜约1.1mg/L.萃取结果表明:增大2-氨甲基吡啶中烷基胺的空间位阻,有利于提高其铜镍分离选择性,从而实现镍电解液的深度除铜.本文采用摩尔比法研究萃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铜离子与AMPY 溶液摩尔浓度成不同比值时萃合物在特征吸收峰300nm 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铜离子与模型化合物AMPY 形成摩尔比为1:1 的螯合物.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课程育人。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不仅是阅读教学改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小学英语课程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提出“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切实转变学科教与学方式,加強英语学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英语课程,于校园内正在悄然变化;绘本阅读,于校园内悄然兴起。英文
期刊
实现高超音速飞行需要解决推动力和热障两大难题。吸热燃料既可通过燃烧提供动力,又可作为冷却剂满足冷却要求,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燃料裂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结焦,成为制约
腈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e,EC4.2.1.84)是催化丙烯腈水合生产丙烯酰胺的重要生物催化剂,随着丙烯酰胺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活性腈水合酶的制备成为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昌九农科生产用的诺卡氏菌(Nocardia.sp)进行自然分离和诱变选育,将筛选到的腈水合酶高产菌株与耐底物的突变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结合抗药性标记筛选方法,成功筛选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的的构建和分析对于研究生物体的系统代谢行为和指导代谢工程优化菌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业生产菌株,其特点在于能快速糖类、醇类不完全氧化成相应的糖酸、醛、酮和酸等。能够用于生产二羟基丙酮、维生素C、米格列醇等多种产品。然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菌体的代谢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阻碍了对它的进一步应用。所以构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无论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