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族群面孔识别的民族刻板印象激活效应——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刻板印象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范畴类刻板印象,是个体对某一种民族的心理和行为品质、文化信仰和价值等特质属性做出的概括化观点。依据刻板印象的序列加工过程理论,民族刻板印象的激活首先源于对族群的分类过程,即个体依照一定的线索或社会类别标签自动化的进行族群分类,之后立刻自动化地激活典型的族群属性。当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激活时,个体易对某一族群产生认知上偏差,致使产生消极的族际态度,族群间心理距离感增大,影响正常的族群互动进程。因此,探讨民族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及其发生机制,对揭示族群间互动的心理机制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系列评价启动范式,以汉族和维族面孔为启动项,记录了21名汉族被试特质词效价判断时的反应时和脑电活动。行为数据的结果表明,维吾尔族面孔启动时,刻板印象试次的反应时显著短于非刻板印象试次,而在汉族面孔启动时,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族群面孔分类信息产生了显著的民族刻板印象。ERP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1)在面孔加工阶段,汉族和维族面孔的诱发的N170(150-190ms)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汉族面孔比维族面孔诱发的更大的P250(240-265ms),反映了P250是族群面孔识别与分类的优势性成分;(2)在特质词判断阶段,维吾尔族面孔启动条件下,非刻板印象和刻板印象条件下诱发的P2(155-265)和N2(270-350ms)波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民族刻板印象的激活开始于早期知觉阶段。(3)特质词判断时,维吾尔族面孔启动条件下,非刻板印象试次比刻板印象试次诱发更大的P300(345-480ms)波幅,其潜伏期也显著增长,而在汉族面孔启动条件下,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族群面孔信息识别后,与族群特质属性的联结,激活了相应的民族刻板印象。
其他文献
寡聚脱氧核营酸的直接诱变可使8段介入序列(I VS)从人γ干扰素(INF一力基因上同时缺失。构建了含人一IFN一下基因组的质拉pCGS。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消化和接合使2段最大的I
通过对汉英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分析,使学生发现母语与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并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拓宽其视野,培养其多元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外语素质
通感在日常用语及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应用,并为大众所理解接受。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称为通感隐喻。通感隐喻在广告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多模态广告语
研究目的:中国体育改革以及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体育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不同的利益主体竞相登场,体育受众研究领域充满了纷繁芜杂的话语竞争。体育受众研究作
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排斥农民工也无法完全覆盖农民工,农民工个人对待购买社会保险态度各异,农民工工作地点的高流动性和农民工双重身份注定了其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冲
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过高直接反映出我国就业压力大等相关问题,我国政府应尽
本文简要介绍了特大桥梁在施工测量中,应用全站仪及坐标测量法进行施工放样的作业方法,及时满足施工的需要,具有比较高的放样精度和明显的作业效率。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退行性变,导致骨的力学强度下降而发生骨折,此时全身及局部骨结构发生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发生变化,明显影响了骨折愈合过程中血肿炎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抓思想认识
报纸
地下煤层自燃形成的火区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其火源隐蔽、不易扑灭,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会造成煤炭资源的大量损失。在生产矿井中,由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