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赋、比、兴在《诗经》中并非一早即有,"赋"最早出现在《周颂》描述仪式内容的颂诗中,此类颂诗相对晚起,它代表了周代诗乐人间化的倾向,多由专业性的乐工、作第三人称视角的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赋、比、兴在《诗经》中并非一早即有,"赋"最早出现在《周颂》描述仪式内容的颂诗中,此类颂诗相对晚起,它代表了周代诗乐人间化的倾向,多由专业性的乐工、作第三人称视角的旁观歌唱。这种对仪式"礼物"、威仪秩序的"赋唱",在雅诗述祖诗、燕饮诗中有更广泛运用。"赋唱"重在"显物",展现周贵族仪式生活的繁盛。"比兴"最早出现在燕饮诗中,它延续了"赋唱"所开创的诗乐、乐工与仪式逐渐分离的趋势,乐工借助"比兴"在歌唱中有更自由、自主的发挥,主要体现为:"比兴"与重章叠调相配合,便于乐工对诗章作适当的复制、延伸或压缩;"比兴"作为一种知识传统与思维习惯,与燕饮歌唱的程式化、"套语"化相关联,既为乐工临场的自主歌唱打开了方便之门,听众从中也更直接便捷地升华出一种集体的共鸣。这些都是仪式歌唱情境下对赋、比、兴的兴起与诗乐功能的新认识,周代诗乐文本面貌、生成机制、歌唱形态的诸多问题,也在这一认识中有更为立体动态的理解。
其他文献
陈亚先是当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以强烈的人物真实和深邃的人性思考,备受众学者、观众的认可与喜爱。陈亚先始终秉持着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观念,故而,在其作品中,戏剧情境与人物体现出极为强烈的紧密感。情境因人而设,人又因情境而厚重丰满,在这般紧密连接之下,戏剧进行着深刻而细致的内心探索,人性挖掘。“情境”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要素,自狄德罗起,经由黑格尔、萨特,及我国谭霈生先生等都进行了重要论述,为研究陈亚先戏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安全可靠和可追溯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在我国财务申报管理这个领域却始终沿袭着落后的管理模式。利用二维条码
职校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厌教作文,是职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负值现象。如果放任这一现象,势必造成教学大循环中的恶性反复。如何遏制以至消除这种现象,使教学循环得以畅
随着音响技术在我国的进步,音响技术已经在舞台剧表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音响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音响技术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情况。
《烹饪营养与卫生》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低,对有些理论知识,如各类营养素的营养价值、蛋白质互补、热能需要等基本
食品检验的目的在于获得精确的分析结果,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误差,防止误差直接影响到实际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联系实际状况,本文主要
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统领档案事业,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目的,加强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二要以问题为导向,加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怎么改革?笔者提出如下见解,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