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经济负担的提升、年轻人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家庭结构的不断改变,很多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亲自照料子女,从而出现了将子女交由(外)祖父母抚养的"隔代抚养"现象。对于隔代抚养,学者们常常关注于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却忽视了隔代抚养中的另一个群体——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指的是个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心理活动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它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是两者的结合,通常表现为心境、激情、注意力集中等,可以划分为正性和负性两大类。由于实验法、问卷测量法等方法在老年群体中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隔代抚养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筛选、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果发现:(1)隔代抚养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正性、负性和矛盾性三大类;(2)家庭关系是影响隔代抚养中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主要来自于因抚养理念的差异而造成的家庭矛盾;(3)全家对于孩子的过度关注以及对孩子未来的较高期望对隔代抚养中的老年人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4)自身的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孙辈性别、性格特点等因素也会影响隔代抚养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尽管"隔代亲"常常被提及,但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在面对隔代抚养的问题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