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但目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前提,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导致人地关系进入紧张局面,进而需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人地关系,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出发,对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剖析,总结出国内外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及其方法的优缺点。再者,构建本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框架——“基础支持—发展介质—发展潜力”三维子系统,并梳理出对应理论框架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现有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从指标筛选、量化及权重赋值,至最终加权综合得出整体可持续指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另一种视角。
其他文献
  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综合定量研究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安徽省濉溪县实例,从产业绿色化程度、产业竞争力程度和产业规模化程度三个方面,运用产业绿色指数、偏离份额分
农民是依赖土地生存的,城市化是农民脱离土地的一个过程。在我国工业化大大超前于城市化的发展形势下,农民的原地城市化往往是从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开始的。然而,工业化
【摘 要】为了更好的规范果脯的加工过程,提高果脯制品的安全性,增强果脯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本文研究和建立了果脯生产的HACCP体系。最终确定了原果接收、烘烤、金属检测这三个关键控制点,并设置了关键限值:(1)对供方进行评价,要求其提供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抽检,烂果率<5%;(2)烘房温度达80℃以上,持续2h;(3)Fe<ф2.0mm, SUS<ф3.0mm。企业在果脯生产过程中采用HA
我国进入新城全面化的建设时期,逐步走向构建新城综合功能的发展阶段。商圈作为开放式、跨区域的商业集聚群体,以其巨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城市发展活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