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特点、影响因素、与运动症状(MS)及非运动症状(NMS)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132例P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爱泼沃斯瞌睡量表(ESS)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完成相关MS、NMS及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结果】(1)132名PD患者中86名(65.2%)存在SD(PSQI评分≥5分);15名(13.2%)存在白天困倦(ESS评分≥10分);(2)PD患者PSQI量表得分前三位因子分别为白天功能紊乱1.6±1.0分,睡眠紊乱1.3±0.5分,主观睡眠质量1.3±0.8分;(3)有无SD两组PD患者的比较结果显示,除受教育水平(P<0.05)外,性别、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起病侧别及临床类型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Ⅲ评分、H-Y分期、改良Webster评分、剂末现象个数、UPDRSⅣ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别;NMS个数、运动症状期后NMS个数SD组高于NSD组(P<0.05),而运动症状期前NMS个数无显著性差别;眩晕、噩梦、入睡困难、白天思睡、性生活障碍、性冷淡、焦虑、抑郁、淡漠、注意力下降、疼痛、梦游的发生率SD组高于NSD组(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ESS、自主神经症状量表、疲劳量表、疲劳严重度量表及不宁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量表评分SD组高于NSD组患者(P<0.05);SD组UPDRSⅡ、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NSD组(P<0.05),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量表(PDQ-39)评分明显低于NSD组(P<0.05);(4)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抑郁与SD相关性最大(r=0.625、0.670,P<0.0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剂末现象、非运动症状个数与白天过度睡眠相关性较大(r=0.432、0.395、0.399,P<0.05);SD对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影响(与PDQ-39、UPDRSⅡ、ADL评分的r=-0.411、0.285、0.210,P<0.05);白天过度睡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PDQ-39、UPDRSⅡ的r=-0.205、0.334,P<0.05)也有显著影响。【结论】PD患者存在相当比例的人群伴随睡眠障碍和白天过度睡眠,情绪障碍可能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而躯体不适在白天过度睡眠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睡眠障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而白天过度睡眠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